啤酒馆暴动简介:啤酒馆暴动的背景是什么?啤酒馆暴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啤酒馆暴动的影响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啤酒馆暴动简介
啤酒馆暴动(德语称作Hitlerputsch或Hitler-Ludendorff-Putsch),又称啤酒馆政变、希特勒暴动。1923年11月,希特勒和鲁登道夫等人在慕尼黑发动的法西斯未遂政变。
1923年,巴伐利亚邦长官卡尔 、驻巴伐利亚德国国防军司令洛索和邦警察局长赛塞尔为首的分离主义者企图维护君主制度,对抗共和国政府。他们同希特勒及其他民族主义团体联系甚密。
希特勒试图利用魏玛共和国的危机发动政变,建立民族主义的独裁统治,最终政变失败,希特勒等数位纳粹党领袖遭逮捕。
啤酒馆暴动的背景
纳粹党(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在战后德国面临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的过程中滋生和繁衍起来的,它是一个竭力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的极端反动组织。
为了争取群众,扩大影响,希特勒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进行欺骗宣传。
在民族主义旗帜下,希特勒抓住《凡尔赛条约》大作文章,认为德国的灾难来源于《凡尔赛条约》,号召德国人民起来撕毁《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挽救民族的危亡。
为了适应德国出现新的革命形势,顺乎潮流,利用人民的革命情绪,希特勒也标榜纳粹党是搞“社会主义”的。纳粹党从一开始就以不同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面目出现,公开地激烈批判资本主义。
1923年,纳粹党员发展到三万余人,成为德国一支新起的引人瞩目的政治力量。这时,正值德国马克暴跌,金融界一片混乱,法国、比利时又出兵占领了鲁尔,激起了德国人民对政府的愤怒情绪和爱国热情。
希特勒认为夺取政权时机已到,他联合德军前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利用暴力推翻魏玛共和国。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和鲁登道夫带领冲锋队,利用巴伐利亚军政头目在慕尼黑一家啤酒店举行宴会之际发动政变。
啤酒馆暴动的过程
1923年11月8日晚上的集会,慕尼黑政界和社会上的名流都参加了。
乌里希·格拉夫一道占据一角不显眼的位置,谁也没有注意他。当卡尔开始讲话二十分钟后,整个集会突然被完全打断了。戈林带着二十五名武装纳粹党员闯入大厅。
在吼叫声中希特勒跳上一张椅子,对着天花板开了一枪,然后跳下来,走向讲台,“全国革命已经开始了。”他叫喊道,“这个大厅已经由六百名有重武器的人员占领,任何人都不许离开大厅。巴伐利亚政府和德国政府已被推翻,临时全国政府已经成立。陆军营房和警察局已被占领,军队和警察正在纳粹旗下向市内挺进。”
大厅里的许多人对此感到气愤,然而任何人也弄不清楚希特勒的纯属虚张声势究竟到什么程度。大厅外面有六百名冲锋队员,大门口有一挺机关枪。
此外,在前慕尼黑警察局长波纳的协助下,希特勒已经说服了仍在警察局工作的一个官员弗立克,要他打电话给在大厅的警官不要干预,如果发生什么情况只须报告就行了,让戈林维持大厅的秩序。
希特勒把卡尔、洛索夫和赛塞尔赶入旁侧的一间屋子里去。与此同时,施勃纳·里希特当夜驱车赶到路德维希斯霍伊去接鲁登道夫,因为希特勒想要他充当他的革命的名义领袖。
一、希特勒的演说
希特勒非常兴奋,开始戏剧式地会见卡尔和他的伙伴。他对他们说:“没有我的许可,谁都别想活着走出这个房间。”他宣布,他已经与鲁登道夫组织了新政府(同样,这也是假的,鲁登道夫对发生的事一无所知)。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和他一道干。
他挥动着手枪,看上去象有点精神错乱,他叫喊说:“我的手枪里有四颗子弹。如果他们不肯跟我合作,三颗留给他们,最后一颗就留给我自己。”他举着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嚷道:“如果到明天下午我还没有成功,我就不要这条命了。”
这三个人出乎意外地不为所动。他们觉得难以完全认真考虑希特勒的疯话,尽管窗口有枪和武装卫兵。洛索夫后来声称,当他们走出大厅肘,他向卡尔和赛塞尔低声说“欺骗”。
卡尔尽力装出勇敢的样子说:“你可以逮捕我或者把我枪毙。我死不死没有什么了不起。”赛塞尔谴责希特勒没有遵守他保证不举行政变的诺言。希特勒十分懊恼地说:“不错,我自食其言。请原谅我。但是为了祖国的缘故,我不得不如此。”
但是卡尔—开始向默不作声的洛索夫耳语,他就突然大怒,嚷道,“没有我的许可不许说话。” 到此时为止,他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后来,他一言不发走出房间,冲到大厅去,宣布:“三个人已经同意了与他一起组织新的德国政府,巴伐利亚内阁已经下台,我建议,巴伐利亚政府由一位摄政者和一位享有独裁权力的总理组成。我建议冯·卡尔先生担任摄政者,波纳先生担任总理。十一月罪人政府和德国总统已经被宣布撤除。新的全国政府将在今天,在慕尼黑这个地方被任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