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一个学期的工作临近了尾声。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的工作无处不在,虽显繁琐,但更具挑战性。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任重而道远。回头审视自己,本学期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抓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顺利完成小学向初中的过渡
1.军训期间与教官密切配合,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训练前后点名,严格出缺勤考核。对不能完成规定项目和训练不认真的学生,单独训练,这些对培养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的品质、为日后班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学习讨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明确了中学生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学生按照自习、上课、课间、劳动、作业、间操等方面的内容,提出5点具体要求,在分类、归纳、整合,从而制定了班规,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规制定的参与者,之后又要求每个学生拟出3点违反班规的处罚办法,集中整合作为违反班规的处罚办法,进行规范管理。
3.明确值日生的分工,对不会打扫卫生的值日生示范指导。
4.坚持早来晚走,勤观察、勤说、勤督促,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学生顺利完成了由小学向初中的过渡。
二、班级管理
1.在开学初对学生不了解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和观察,在第二周任命了代理班干部,建立班委会,并指导他们开展工作。期中考试后对班干部进行民主选举,只有一名代理班干部落选。现在,班干部工作积极,能较好配合班主任工作。
2.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每天有值日班长一人轮流管理纪律、值日等,还要负责中午和下午放学时关窗、关灯、锁门等工作,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效果比较好,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每双周五放学后,召开班干部碰头会,了解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班会有针对性的指出,及时找存在问题的学生谈话,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发生。
4.狠抓班级纪律,及时与科任教师沟通,了解学生上课情况。科任教师上课时经常到教室后门窗户处观察,下课经常深入班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规范两操管理,要求质量。
三、学习方面
1进行理想教育,鼓励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
2.抓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求做好预习、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据此,在期中考试中,蒋洋洋、倪文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3.期中考试后,由学习委员组织班会进行了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2月中旬利用团活时间,在电教室组织学生收看了中国乐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晓的“快乐学习讲座”,学生们普遍认为很有启发。
四、思想品德教育
1.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利用开学初的班会时间学习讨论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文明礼貌、尊重师长、尊重劳动成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间不在教室和走廊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等。
2.集体主义教育。要求学生桌椅无论横行还是竖行都要摆放整齐,每一竖行的最后一名同学为该行的“行长”,负责这一行的桌椅摆放整齐;每一横排的靠走廊墙壁的一排为所在横排的“排长”,负责所在横排的桌椅摆放整齐,使学生随时注意:我是集体中的一员,要有集体意识。
召开主题班会“我能为集体做什么”,号召学生树立集体观念,为集体做贡献。要求学生树立对集体的最低要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高要求“无功便是过”的思想。
3.安全教育。利用班会,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如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火等方面。
4.宽容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存在斤斤计较的情况,召开题为“学会宽容”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学会宽容,并学习一些伟人宽容他人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明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思想。
5.正确上网。让学生讨论上网的利与弊,正确上网。
6.节约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节约,不吃零食,节约水电。
五、与家长的配合
1.经常通过电话或家访的形式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并反映学生在家及在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期中考试后,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在本班教室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将学校及班级的要求告知家长,同时把家长对学校、老师及班级的意见与建议反馈上来,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文体活动
1.积极参加学校的首届秋季运动运动会,参赛选手勇于拼搏,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2.利用班会,班委会组织了“才艺展示”活动,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3.为了调剂总复习的枯燥,于12月末举行了名为“幸运搭档猜词”活动,将复习与游戏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尽管班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还存在一些不足指出,突出表现在:
1.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待进一步加强,如追逐打闹现象还比较多,保持卫生还很不够。
2.班干部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为了把班级工作做的更好,下学期要着重作如下工作:
1.调动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真正使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2.本班学困生较多,要加大工作力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获得成功的快乐。
3.进一步完善值日班长制度,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而不是被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