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的情况一直在加重,空气的污染更是让很多敏感人群出行都要佩戴口罩,就算在家里也不能安心。因此空气净化器成为了当下热销的产品。在购买空气净化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大品牌,根据居室的面积选择合适的功率,同时要验证产品的性能等,这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好产品。
一、空气净化器选购指南
1、选择外观、形式
市场上常见的空气净化器有壁挂式、吊挂式、吸顶式、台式、落地式等形式,用户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形式,在不同的净化器均能达到主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噪声、功率、体积等指标应越小越好。由于不同的进、出风口形式也会影响净化器的效果,所以用户要根据具体的房间布局选择风口形式。
2、选择厂家
无论什么品牌的空气净化器,鉴别其技术含量必须看清三种标志。
(1) 看哪一级权威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书。例如,注明有灭菌消毒功能的净化器必须有《卫生许可证》。
(2) 看该产品是否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空气卫生和空气质量的具体标准。
(3) 看该产品的处理风量能否满足您所需要净化的房间的大小。另外,还要注意厂家的售后服务质量如何 ,因为滤芯失效后需要厂家更换。通常静电场使用一个月后,就要进行清洗,用户在选择静电式的净化器时,要问清厂家是否会定时上门清洗。
3、选择风量
一 般的家庭居室选择风量为200ma/h左右就能满足净化要求了,如果净化器具有 CADR指标,用户可以根据式(2)、(3)式 选择合适的CADR值。如果没有CADR指标,用户可用的计算 公式为:处理风量(m/h)=房间面积(m )×房间高度(m)×循环次 数( )。一般要求循环次数为 5~1O次,例如面积为 15m ,高度为 3m 的房间,循环次数为 5次,则净化器的风量为225m3/h。
4、选择功能
市场上各种豪华多功能的净化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从净化空气这一基本功能上看,它们并不比普通型的净化器有什么 先进之处。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辅助功能:
(1) 红外线遥控。和彩电的遥控器功能相似。
(2) 气敏烟雾感应功能。当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增加,例如有人抽烟时,空气净化器面板上会有指示灯显示并会自动开机。
(3) 人体感应功能。 当有人进入房间时,装在空气净化器上面的小型雷达输出信 号 ,自动开机。
(4) 明火感应功能。当室内有人用打火机点燃香 烟时,净化器会自动开机。
(5) 特殊的除菌功能。
(6 )过滤器老化指示功能。
(7) 去湿功能和加湿功能。
(8) 去除二氧化碳的功能。
以上几类功能,在不同的家用空气净化器中有不同的组合, 但功能越多的净化器,价钱越高,越容易出故障,建议用户不要 选择带有多种辅助功能的净化器。
5、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净化器开启时,在风口处不应该闻到臭氧的腥臭味;由于有的净化器内带有高压电源,所以带电部件的绝缘性能要好;最后 消费者要仔细的阅读说明书,这对于有效合理地发挥净化器的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家用空气净化器选购指南
1、选对购买渠道
购买空气净化器时,建议尽量在大型商场、电器商店、品牌专卖店和主流电子商务网站等正规渠道购买。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购空气净化器,当今,空气净化器品牌、功能、性能、外观设计和价格都有很大的区别,让人眼花缭乱。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购产品,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对于需要防护PM2.5的消费者,建议选择PM2.5净化能力突出的空气净化器。新装修家庭可以侧重去除甲醛和甲苯能力突出的空气净化器。
2、过滤技术
颗粒污染物过滤技术主要是HEPA滤网,HEPA滤网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小品牌的滤网虽然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但是阻力大,能效比比较低,而且很容易堵塞,寿命较短,一般建议选用带有静电驻极的深度容尘HEPA滤网,静电驻极技术使得无纺布纤维带有正负电,有效捕捉空气中的颗粒物,很多HEPA滤网都号称具有静电驻极技术,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很多滤网的驻极电荷在较短的时间内会衰减的很快,导致过滤效率降低。建议选择3M静电驻极空气过滤材料的HEPA滤网,与3M口罩采用同样静电驻极技术,永久保证驻极效率不衰减。高效、低阻、大容尘量才是硬道理。
关注适用面积或颗粒物洁净空气量(CADR);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的强弱,主要是由适用面积和颗粒物洁净空气量(CADR:提供的洁净空气的速率)决定,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适用面积=CADR×0.1。对其它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应和适用面积相结合。
3、能效比和能效等级
空气净化器通常是长期连续使用的,能效比作为衡量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与电力消耗的重要指标,值得大家关注。能效比和能效等级越高,代表空气净化器越节能,使用成本越低。
4、臭氧释放量
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对人体是有伤害的。国家对空气净化器臭氧释放量有强制性安全要求,限定在≤5×10-6%(臭氧具有鱼腥味)。
申明:以上知识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