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家长会的教师发言稿

2024-02-24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亲爱的家长们:

  一、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各科教师介绍

  二、我的治班理念

  现在,我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来谈谈我的治班理念。走过十年的教学路,一路走一路思考:我应该带出一个什么样的班级,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在我陪伴儿子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问自己:我该把孩子引向何方?

  渐渐地我理清了自己的方向:健康第一,品德第二,学习第三。没有生命,一切没有意义,品质不好,学习再好有什么用!

  我明确了总的目标:

  1、让孩子锻炼一个强健的体魄!(这学期的跳绳活动正在风风火火的开展着。)在我的空间里有两篇班集日记分享的是孩子们的跳绳。看过的请举手。我也还写了两篇儿子跳绳的日志。分享最近的一篇给大家看看。

  2、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期:写字习惯——姿势、书本干净整洁、认真对待;

  完成作业习惯——自觉、主动地做作业、达到老师的要求;

  阅读习惯——爱书情结、每周一书。

  家长一定要配合!

  3、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和健康的心态!

  在校教育里,我尽最大努力去做到平等。

  座位:轮换制,前后左右都轮,有利于眼眼健康。

  职务:轮流当,按学号排着走,让每个孩子都是一三班的小主人。

  特长:均衡发展。书法思维训练。练习写字、数学思维、阅读写作三个方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结合,我们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做一些调整。班集同学: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竞争机制:夺旗拿花,每周班会总结,不断进步。孩子有进步时我会抓住机会进行表扬肯定给孩子信心,但他确实还没有进步时,请你也不要着急,请你一定陪伴孩子,耐心等待他成长!

  三、你的陪伴

  你们为孩子选择了继光实校,继光实校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你们把孩子送到了一年级三班,我们这支教师团队会尽最大力量去引领孩子;可是,孩子的成长路上有了继光实校,有了我们这些老师,你知道孩子的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是什么吗?

  你的陪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可以教孩子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父母可以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种下暴力的幼苗,也可以在他的心里撒上爱的种子。一位早期教育专家认为,一个人6岁之前所受到的教育会影响他的一生。

  没有家长积极参与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单靠学校无法包打教育的天下。

  因此,我仍然要呼吁: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们。我和你。前面给你们总共写了五封信。我很感谢认真读我信的家长朋友们,也特别感动家长朋友们给我的回信。但同时我不得不说一点小失望。请看后面黑板上的孩子的照片,我在信中提过三次,可到现在孩子的照片还没交齐。当别人把小花贴在照片上时,你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呢?它心中必然失去了一个目标。借此提醒家长:现在我们用的是校讯通。请认真阅读学校老师给你的每一条短信。每天发作业住校生的我也一起发,虽然你不能辅导孩子,但是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以便周末辅导。请你不要看都不看就删了。

  现在孩子们的物质条件富足,他们需要的是精神的食粮。不如我们来算一算我们到底能陪孩子多久吧?

  算一算:

  每天有效陪孩子一小时。

  一周:1x5+2x2=9小时

  一学期:9x4=36x4=144小时

  两学期:144x2=288小时

  长假:120x2=240小时

  一年:288+240=528小时

  六年:528x6=3168小时

  折合成天数:3168/24=150天。

  六年我们最多可以有效陪伴孩子5个月

  住校生:一周减少5小时,一个月减少20小时,一学期减少80小时,一年减少160小时,六年减少960小时,3168-960=2208小时,折合成天数是92天,3个月。

  3个月,这个数字让我们震惊吧!有些父母长年在外,陪孩子的时间就更少!当我把这个算给我老公听后,我老公也震住了!他现在尽可能多地抽时间陪孩子。孩子上了中学、高中以后,基本上住校。而那时他有自己的朋友了,就很少受父母的影响了。初中以后陪孩子的时间会更少。其实,我是反对小学就让孩子住校的。孩子在学校更多的是在制度下生活,而在家里是可以撒撒娇,在爱的包容下生活的。小学就开始住校、然后初中、高中、大学。十几二十年都在这样的集体中长大,如果是你,你会烦吗?所以,我时常告诉我自己:好好珍惜陪伴儿子的时间吧!因为这样的时间没有多少!

  四、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有的家长会说:“你的工作决定了你可以陪孩子,我的工作又抽不出时间。你是老师懂知识可以辅导孩子作业,我们又不懂,还不如把孩子送来住校呢?”是的。我们大人要工作、生活、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有些是没有办法的。我要说的是:“请你尽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时间陪伴孩子!当你忙得顾不过来时,当你有时间去打麻将搓一圈时,请你问问自己忙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我们就知道该怎样做了。”

  简要说两点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1、请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每个孩子从出生到进入小学是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家庭里成长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校,但是最后到毕业那一天,孩子们会有所差别。孩子们的对新知识的接收度、记忆力、上课的注意力、以及家长们扶的力度等等各不样,孩子们肯定会有差别。所以请你纵向比,永远拿孩子的今天跟昨天相比,当你要责怪他时,请问问自己为他做了什么?有的家长开学没几天就问我:“我孩子成绩怎么样?”我一直都是这样说:“现在还看不出谁的成绩好,孩子是会发展变化的。”分数不能说明什么,就拿第一次月考来说,有的孩子可能细心些,这次得了一百分,有的孩子因为粗心得了99分。你能说99分的孩子不如100分的孩子吗?当然,如果差得太远,就应该去看看孩子是不是碰到了难题,可能他在某些方面基础不太好,以前比别的同学接触得少而已。

  2、溺爱。着重讲包办代替。现象一:孩子不会系鞋带。现象二:作业本没带怪婆婆、怪妈妈。现象三:无礼貌,理所当然。

  五、四入手行动——陪孩子成长

  1、学会从爱孩子入手。理解孩子学习的艰辛。如果孩子失败,帮助他找到原因,协助他成功。举例:我儿子举手问题。害怕在众人前面说,其实表达完全没问题。我就先陪他在家里练习举手,对着镜子练。出一些问题和他抢答。告诉他肢体语言传递出去。坚定的眼神。回答问题声音较小时,教他如何自信地回答。虽然儿子现在举手发言仍然不属于特别积极那种。但是我发现他在进步,我已经很高兴了。这件事情我也详细地写在QQ空间里。有的家长可能已经看过。爱孩子要让孩子充满希望。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孩子拿来横向比较,你看别家孩子怎么怎么样,其实,孩子是非常反感这一点的,在比较中孩子没了自信,在比较中孩子没有希望,在比较中孩子放弃了前进的步伐。所以,不管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差得多远,请永远对他充满期望。分享故事: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2、从合理的管教入手。父母的教育要一致。这样两个人才不会因为孩子而经常吵,孩子也不会因为妈妈说这样好、爸爸却说那样好而自我矛盾。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3、从与孩子的沟通入手。与孩子要做到心灵的沟通,小时孩子好像什么都会跟我们说,但渐渐大了,孩子就不那么说了。因为他说了一次被否定了一次,说了一次又被否定了一次。他最后就不说了。前段时间我们对韵母进行默写,对有的孩子来说似乎太难了。我儿子就给我摆了他默写偷看的事。作为老师,要求默写是不允许他们偷看的。但是作为妈妈,我理解了孩子。儿子吃饭时摆起:“我今天默写时偷看了同桌的书。”我引导他问:“当你写不起时你感觉怎么样?”儿子说:“着急!”我再问:“那你偷看写起后心理感觉怎么样?”儿子说:“高兴!”我再问:“那你通过自己努力写起高兴还是偷看高兴写起高兴些呢?”儿子说:“都高兴。”我就没有再问儿子了。我想要的是:儿子能通过努力写起更高兴。偷看应该觉得更羞耻。但我没有再问,我尊重他的那一份感受。儿子肯定是明白不应该偷看的。如果我硬要让他觉得偷看羞耻,那他下次肯定不愿意和我分享这样的事情了。当孩子愿意说时,你就聆听,认同他,然后去相信他。

  4、从做孩子的榜样入手。你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孩子肯定会是什么样子的。父母是镜子,孩子是影子。他肯定都是从你那儿学到的一切。“以身作则”最为重要。

  分享故事一: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竹篮里,两人把他们抬进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篮子就不要丢了。”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

  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

  分享故事二:我自己倒也是尝到了一点苦果,不过还好,现在改正也还来得及。煮饭的事情。

  给孩子创造一个美满融洽的家庭氛围,孩子将来也学会去创造这样的家庭。如果你创造的是埋怨、争吵、痛苦,那孩子从你这儿学到的也是这些。你还怎么指望他将来能幸福呢?

  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环境!不要他在一傍做作业,你在一傍看电视。再者他在一傍做作业,你在一傍当监督员。最好的做法是:他在傍边做作业时,你最好也给自己买一本书也看看。这样你不会对他的作业太埋怨,让他感觉到做作业是快乐的。而且当他注意力被分散时,你告诉他你看书时不希望有声音,约定好做完作业之前不说话。让他静心学习。同时,孩子会想:妈妈或爸爸这么大了,都喜欢学习看书,不知道书中定了什么?这样会激发孩子想学的欲望。你享受看书的乐趣孩子也会学到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