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95后”学生干部培养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95后”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培养
“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互联网+”时代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95后”学生成长在国家经济腾飞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也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影响。如今“95后”学生成为高校教育的主题对象。如何将他们培养成理想信念坚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的重要骨干力量,因此剖析“95 后”高校学生干部特点,正视“95 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问题,探析“互联网+”时代下“95 后”高校学生干部的有效培养路径,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传递不对称.“互联网+”时代具有信息传播即时性的显著特点,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与下瞬息万变的信息密切相关,“互联网+”的出现及和高校教育的结合,打破了教育的空间限制。世界新闻、新思想通过网络与自媒体平台飞速传播,若高校辅导员不能准确及时掌握学生干部信息及他们关注的热点,辅导员和高校学生干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阻碍了学生干部能力的提高。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培养观念固化。时代在发展,学生干部也在变化,尤其当下“95后”大学生已成为学生干部的主力军,传统的管理方式将不再完全适应当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特别互联网的发展,更为我们创新管理方式提出了考验。传统规章的不健全、方式方法滞后等问题逐渐显现。以往单一化的管理培养方式已不再适合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突出的特点,甚至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干部的进一步成长。
二、“95 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
“95后”学生成长在国家经济腾飞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从小接触电子产品、智能客户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95”大学生必然有着不同于“80 后”、“90 后”的时代烙印。“95 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也必然遇到新的问题。
(一)“95 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不足
1.政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吃着汉堡包看着美国大片日本漫画成长起来的“95 后”高校学生干部,面对方文化接受程度较高,甄别是非能力不强,政治敏锐度不够,面对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非意识形态思潮时,容易被其蛊惑,加之缺
乏社会政治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在网络信息时代,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质询,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待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容易片面化、简单化,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2.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95 后”高校学生干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严重,缺乏必要的团队协作精神,不喜欢规矩、制度,不愿意被被别人要求。都想站在“舞台”中央,不愿意做幕后工作。这给高校的学生干部管理与学生工作开展带来困境,容易削弱学生干部队伍凝聚力与向心力,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二)“95 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为高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干部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品德优良、能力拔尖的优秀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当前高校的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学生骨干重使用,轻培养。目前不少高校对学生骨干培养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忽视对学生骨干包括领导能力、政治识别力等在内的核心能力的系统培养,仅仅停留在指导老师的日常谈话、工作布置和高低年级之间的工作交接、经验介绍,对学生干部的使用培养缺乏系统规划、长远打算。
2.培养机制不健全。
培养目标的设定重技巧,轻思想。受到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影响,当下很多的学生骨干培养,过于注重技能的培养,没有把思想培养、德育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即把如何做学生骨干当作技能进行训练,而忽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尤其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三、加强“95 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策略分析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也必须看到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認识到“95 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95 后”高校学生干部的发展需求,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95 后”大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重视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针对当前“95 后”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冲击容易迷失自我,对待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容易片面化、简单化的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以利于学生成长和成才为根本,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导学生,摒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说教,多种教育方式并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
(二)完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
为了解决高校“重实用,轻培养”的现状,针对“95后”大学生骨干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骨干培训工作。不再采用“一言堂”、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利用互联网,变换上课方式,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互动。通过视频、影像,课前调查问卷、课上交流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干部培训。针对“95后”高校学生骨干的特点,学生骨干培训应有一定比重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例如借助社会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骨干的奉献服务意识,通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烈士故居、红色景点等活动增强“95后”高校学生骨干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有效激励,严格考评。“95后”学生骨干面临繁重的工作学习任务及由此产生的困难和压力,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并完善包括情感激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成就激励、自我激励在内的学生骨干激励模式通过网络平台、个别谈心、成长档案、迁移调控等多种方法,及时为学生骨干排忧解难,切实提高学生骨干的执行力,以正能量共筑当代大学生骨干的青春梦。针对“95后”高校学生骨干自我管理意识淡薄,学生骨干管理中,要不断明确学生骨干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鼓励做,引导学生骨干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是赏罚分明,德与能俱佳者要肯定和表彰,能力有所欠缺的不断帮扶引导,犯原则性错误的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干部理解后对其开除惩戒并予以通报,以此来立德树人;同时也是充分调动了学生骨干积极性,确保监督、管理机制正常运行。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创造条件为每个学生骨干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针对“95后”高校学生骨干的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推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95后”学生干部的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欣娅 高校学生骨干领导力培养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J] 20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