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狗包弟》

2023-01-08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张晓磊

  教学目标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品味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和同情弱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2、走出文本,联系作品,感受生活,认识自我。

  教学难点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叶剑英元帅曾经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万人民币。”但残酷,荒唐的

  “文革”带给人们的伤痛并不止这些。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是对历史的背叛”,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的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作者介绍

  三:整体把握

  1.快速阅读课文,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明确

  板书:

  开端:包弟的来历

  发展:相处融洽

  关系                   结局:痛别包弟

  艺术家与狗————巴金与包弟————尾声:真心忏悔

  引出,对比

  2.知识点总结:

  应注意的读音

  揪回 叱骂  吠

  (多音字)脚爪、爪牙    乘凉、千乘之国    创伤、创造 

  (近体词辨析)作客:寄居在别处:作客他乡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到亲戚家做客

  四:情感把握

  文章叙述了一个凄凉的故事,透过作者对故事的描写,我们也体会到了作者心理的复杂变化,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品读文章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然后研讨课后练习一的第一问

  (多媒体展示):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五:探究文旨

  1.那么在作者的这段复杂的心理历程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是哪一种呢?

  (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2.作者在文中又用了哪些语句来表示自己的这种“歉意”的呢?

  (多媒体)示例:

  1)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2)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3)••••••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目的创伤是我的心伤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煎熬。

  4)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

  3.巴金为了自保,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将一条小狗送上了手术台,内心感到歉疚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这种歉疚到了什么程度了呢?

  明确:这样的煎熬是不会终结的

  4. 为了一条小狗的生命而让自己一辈子歉疚,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为什么?

  小题大做

  1)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是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

  2)作者通过一条小狗的遭遇,反应“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

  3)借小狗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借以反省自己。

  4)是给人们一个示例,是对人性的解剖。作者通过一条狗的命运客观的揭露了文革时那非人年代的特点,以及那一段特殊的历史给善良正直的人民所带来的近乎毁灭性的灾难。作者在这里是呼唤人性,希望“文革”这种悲剧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再也不要上演!

  5)在阅读课文中,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巴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文革中的艰难生活的?文中哪个地方有标示?

  明确:第十段“我就这样可耻的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生活。”(多媒体展示他得亏心事)

  [多媒体]: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决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巴金

  “深深的自责和沉痛的忏悔是缠绕巴金一生的情节,并不仅仅是因为创作,也是作品中的那些冤屈的灵魂以及造成这些悲剧的时代和社会。对文革的反思,是巴金老人为心中的上帝——人民而忏悔。——朱四倍}

  这仅仅是歉意么,还是什么?(忏悔)文革残害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而巴金呢?他尊重生命,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者对文革那段历史的呼吁。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中,作者亦属于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面对这些,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

  [多媒体]:

  {1.文革资料: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的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万人民币。”——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

  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

  2.二战资料: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约达4万元。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XX余万,日军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犹太民族在二战大屠杀期间所损失的财富在2400至3300亿美元之间。这是以色列政府首次发布这样的财产损失报告。(中新网XX年4月22日电)}

  文革虽说不是战争,但其它也可称之为没有硝烟的战争,牺牲的人数,造成的损失,是可以相比较的,由此看来,文革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等同的,那么是否一起文革与二战的原因是相同的呢?都是由于人性的缺失而造成的重大损失。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防止悲剧的上演呢?作为课后思考,下节课我们共同解答。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肯定曾给别人带来过深深的伤害。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误的圣人,但决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那么就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现在我们就接着学习《小狗包弟》。

  二.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小狗包弟身边一直有一位身影,她是谁?

  明确:巴金的妻子萧珊  (同学举例)

  老师插叙巴金与他妻子的故事

  三.有一个疑问想问大家,文革与一条小狗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其实作者是不是事先已经设法补救了是吧?他追被把小狗送人但未成功,那么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这又是为什么?

  明确:

  1)从作者方面:属于“半靠边”状态(半靠边书上注解)

  2)从小狗方面:日本种的小狗,有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的嫌疑)

  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四旧”的嫌疑

  3)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人们划清界限自保)——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在于残忍的社会。

  四.那么对于作者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自由发言)

  参考:(无标准答案)

  1.自私:这种人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

  2.可以理解:这种人对作者则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特殊时代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五.[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作者是为了自保而送走包弟,而非真心的,那么他必然经历了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谁能找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明确:7段:胆战心惊、害怕

  8段:暗暗的流泪

  9段:睡不好觉

  ————(逐个分析并解说)

  六读第10.11.12.13段,找出作者的内心变化的词语

  明确:当时:轻松——沉重——自责

  七年-永远:忏悔

  当时的原因:轻松:包袱解除了,小狗送走了,不用担心小狗会给他们带来灾难。

  沉重:作者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了为了自保将与自己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产生了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自责:书中原话: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了解剖台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尾声”部分11-13段:真心忏悔

  思考:[多媒体展示]1.作者写了光阴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2.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明确:

  1.“我仍住在这所房子里••••••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11段写的“衰草”“无缝的砖墙”有什么意味?

  衰草——文革后思想道德理想的荒芜,人们的迷茫,精神的苍白。

  砖墙——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不是那曾经很柔软的小篱笆了,而是换成了互相阻隔的砖墙,文革对人类心灵的伤害与扭曲,不知道还需要多长时间才会消弭。

  12段:虽时光流逝,旧物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没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作者的心时时刻刻在油锅里煎熬,而且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债。

  总结:可见反省、忏悔,重建家园,何等的急迫,任重而道远。

  2.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体现了他由于解剖、敢于将真话的精神。

  意义: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不仅失去了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而是深深的自责,反省,歉疚和忏悔。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在此我们感受到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这种特殊的反省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了文坛的震动,英气了人们对于文革的思考。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多媒体]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决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张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了五十年前的事情••••••人间的消失”——巴金

  [多媒体]“勃兰特下跪”的资料(略)

  师: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才能走向未来。而巴金老先生也是在努力唤醒大家,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那么我们现在回头看这篇文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1)揭露文革的罪恶

  2)变现了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3)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那么,上节课我们留下的疑问是否可以解答了呢?

  无论是战争还是文革,带给人们的都是灾难,究其根源,是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自身。不仅是对于防止文革这样的历史悲剧,甚至是对于二战也是同样的原因。只有呼唤人性,讴歌人性,真心忏悔,由于自我解剖,才可以防止历史悲剧的上演,呼唤二字,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忏悔,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也是从另一方面对这种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