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
授课教师:16中 王炎峰
一、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础,对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对分散的、零乱的问题,缺少合理性、科学性的分析,难于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动学生列举发现的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明确设计的技术问题能否解决、是否当前可以解决、是否值得解决。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问题的来源和明确设计问题的内容及价值。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明确设计问题的内容及价值。
(2) 难点: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明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学会判断问题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课前准备的调查与思考,教师从学生发现的琐碎的问题、产品需求、产品设计中去进行梳理、概括,把技术理论提炼出来,明确要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技术,我们有没有能力和值不值得去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过程去解决设计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观察、思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对技术问题敏锐性和发现欲望。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教师在前一堂课以课后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本节课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初步调查,自行设计出若干解决方案,了解如果自己是产品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搜集回来的资料进行现场分析、整理,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本节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
2、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先复习提问学生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什么?
然后播放两段与本节课有关的设计发明,了解发明人的发明过程?
回答
看,思考。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引发学生探索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
发现
问题
回顾上节课布置的作业,由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每组找人汇报调查结果,其它同学补充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开始主动进入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
问题的来源
问学生这些调查结果的来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或补充
学生回答
使学生明确发现问题的途径
明
确
设
计
要
解
决
的
技
术
问
题
展示永动机的设计图,问:在进行设计前首先要考虑什么问题?引出“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学生根据事先收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展示几张儿童科学漫画,问:如果根据这几张画的设想现在就进行设计行不行?为什么?引出“问题是否当前可以解决”
自由发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展示一些设计作品图片,问:它们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有解决的必要?引出“问题是否值得解决”
自由发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资
料
补
充
回顾一到两份学生调查报告,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实时分析。分析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哪些?
看,听。
理论联系实际。
小结
列出课文内容提纲
看,听
通过整理上述内容,概括并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理论知识。
课后思考
要求学生结合本次课程内容分析自己小组发现的问题中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并写出分析报告。
课后完成。
加强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