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性”打造一名好校长
陈耀武
枣阳市刘升镇中心学校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发展。那么,如何不断提升校长的领导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好校长呢?我认为,要想使管理更具科学性,成为一个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好校长,不管是“管理型”、“科研型”还是“复合型”的领导,都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本素质。 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 教育担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更看重的是继承和传播现有的文明成果。而在当今知识、科技、经济和社会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这种“面向过去”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实现传统教育模式向未来社会教育模式的转轨,首先必须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的教育价值观念,摆脱传统的、陈腐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要有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应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要能预测未来,判断未来,从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标准等考虑当前学校应实施的方略,包括师资培养的目标、途径,学校建设和装备的重点及所要达到的标准,依法治教、科学管理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推进素质教育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和追求目标,也才能造就一支理念全新、方法先进、技能高超的高素质教师群体。
文化知识具备广博性 知识是校长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现代教育管理的复杂性、多变性,要求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把这些知识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形成一个
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具备先进的理念,具有综合型、复合型、通才型的知识结构。具体地说,校长要具有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管理知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教育科研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要求。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校管理具有综合性、多方位的特点,这就更加要求校长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知识广博的校长更能取得教师心理的认同,因为教师一般具有重学识和人品、轻权势和职位的心理特征。同时,校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避免盲目决策,便于高瞻远瞩、卓有成效地进行教育管理。 管理决策体现科学性 管理工作是门科学,学校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校长必须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首先,要使学校管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协调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其次,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育人目标。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育人的基本途径。学校管理者必须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组织一切力量,创造多种有利条件,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校长必须将自己的管理意图与教职工的意愿结合起来,集思广益,民主决策。为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校长除了要审时度势、深思熟虑,更重要的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走民主治校之路。如果校长是凭经验决策,那么这样的校长充其量是一位行政型校长。而科学的决策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决策其目标的实现带有必然性。
与人相处富有情感性 要提高学校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校长自身的威信,校长除了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还必须注重情感投入。情感是校长与师生员工沟通的桥梁,缺乏感情基
础,交往便失去效用。校长要善于向教职工倾注感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通过密切的交往使学校群体之间关系融洽,充分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增强理解,相互支持,加强合作。要使广大教职工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和信任感,优化心理环境,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教育的本质和根本性职能是人格塑造,这就要求校长必须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富有情感的校长,一般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工作中非常注意降低权力效应,提高人格效应,注意使用非权力因素,注重运用人格的力量,比如用个人品质、情感、信念、态度、作风、事业心、责任感等影响师生。这样的校长,平时也非常关注教职工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和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治校方略注重创造性 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正是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校长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趋势,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 校长要不断运用目标“刺激”,除了“社会性刺激”,即社会大环境的改革发展、竞争态势以及对自身的“压力”,还应多进行“自我性刺激”,即自身由对客观形势的科学认识而产生的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工作兴趣和无畏精神。要在办学特色、办学策略和办学途径等方面不断创新,在管理制度、用人机制和考核方式上锐意改革,努力克服固有的心理定势和陈腐的管理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牵住学校改革发展的“牛鼻子”;不断抢占学校发展的制高点;不断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地注活力、求新异、开创性的推出一所名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