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务共享下财务分析转型研究

2023-02-13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摘要:传统的会计核算功能正在被信息化慢慢取代,财务职能亟需拓展,财务体系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设。工作在共享体系建设的大趋势下,也面临着必要的需求。A企业作为航空制造业的企业,也着手推行业财一体化的财务共享体系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分析能力,与财务共享体系相匹配,本文就如何由传统的“财务分析岗”向财务共享下的“财务分析管理体系”转型问题,从重塑财务分析职能定位及分析基础、搭建财务分析管理框架、推进体系建设等维度进行实例。

关键词:财务分析;体系研究;财务共享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尤其是中国的国企制造业,面临着来自于外部的多维环境变化的影响。数字时代、信息时代、共享理念等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推进,已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自身的经济运行体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财务管理也面临着必要的转型需求,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功能正在被信息化慢慢取代,财务职能亟需拓展。目前,越来越多的集团式企业开始着手财务共享体系建设。作为航空制造业,A企业财务系统秉承航空工业集团及公司发展战略,强化使命责任担当,力促发挥财务系统“僚机、哨兵、中枢、溢价”的四个作用,围绕既定的财务信息整合力、科学筹划力、价值创造力、决策支持力和风险管控力五项财务战略职能目标,目前正在推进业财一体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在推进过程中,财务体系内部财务、会计的职责和职能都在重新定位,财务分析业务模块也亟待转型,以适应财务共享体系建设需要,发挥其为管理决策支持服务的作用。

一、财务共享背景下财务分析的需求变化

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传统的财务分析更偏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侧重于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分析,主要是针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比率分析、趋势分析、构成分析等,并从资产结构、利润贡献、现金流等维度分析财务信息,从而实现对业务层的原因探究、管理改进等。随着财务共享体系的建设,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重新进行搭建。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共享体系建设都围绕着“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中心+专业支持(专家体系)”四个维度进行。当相对标准化的会计核算业务全部集中到共享中心后,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也顺其自然划入战略财务范畴,但其仍然依托于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也需要来自业务财务的信息支持,因此在新的财务共享体系建设的同时,财务分析也需因时而变,随时而制,顺势而为,不断拓展、提升自身职能,服务于企业发展[1]。当前,财务分析仅侧重于数据分析,而转变后更是要着眼于管理,要从属于决策系统,服务于运营系统,它不仅是对财务活动状况和结果的研究,同时更侧重于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研究[2]。财务分析转向财务分析管理体系建设是财务共享体系下发挥战略财务职能的一大核心转变。

二、财务共享体系下财务分析重塑与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财务共享体系下,财务分析不仅要提高财务本源的核算与管理的改进,而且也可以触发业务层的合规管理,规避风险;同时,财务分析也将为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专业的决策支持。由传统的“财务分析岗”向财务共享下的“财务分析管理体系”转型,是财务分析的根本转变。在推进财务共享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财务数字、经济信息发挥其数据功能,我们将围绕核心职能定位,确定分析基础,搭建管理框架等,构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分析管理体系。

(一)财务共享体系下财务分析功能重塑

财务分析贯穿于财务管理的过程始终,它可以定特征、协战略、正报表、估风险,服务支撑于管理决策。针对现阶段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结合战略层、运营层以及财务操作层不同的管理需求,将财务分析职能定位重塑如下:

1.核心定位:决策支持职能

决策支持职能对应的是公司战略层,为知前提,求结果。通过已知的业务形态以及事件运行状态,结合法规、财税政策等,融合企业经济效益发展趋势,通过调查、研究、取证等进行综合性分析论证,判断项目执行的可行性、经济性等,分析业务执行后存在的有利面与不利面并得出结论,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决策支持职能主要包括项目财务可行性论证、投融资决策分析等。

2.中枢定位:管理改进职能

管理改进职能对应的是公司运营层,为知问题,求原因。以“问题导向”,已知公司经营发展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业务事项相关性引起的矛盾,通过分析论证,查找发现问题的实际根源,明晰问题诱因,确定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对标制定相关措施方案,以达到管理的改进与提升。管理改进职能主要包括存货治理、资金短缺、资本占用专项分析等。

3.扩展定位:效率提升职能

效率提升职能对应的是实际操作层,为知流程,求改进。侧重于财务管理行为分析,一是探究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方式、工作效率、流程合规性的论证,以及工作岗位设置合理性、对核算流与业务流融合差异性等,主要针对流程的进一步优化;二是对员工行为效率的研究,从工作状态、工作情绪、工作偏好、工作习性等角度出发,对员工进行个性化调查,结合员工业务操作流程,探究影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原因,提出效率提升的改进方案;三是员工行为能力、岗位素质研究,针对岗位特性,评估岗位任职标准,并对员工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胜任岗位需要,从而提出管理能力培养建议或岗位调整建议,从而提升工作积极性,达到员工能力与岗位需求匹配。

(二)财务共享体系下财务分析模式重塑

结合财务共享体系的建设,我们不受传统的财务分析将主要维度放于报表分析、工具分析的束缚,将财务分析的内容及应用工具的维度进行重新梳理如下:

1.基础分析与深度分析相结合

基础分析主要是对财务报表数字的基本分析,通过分析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数据的构成、差异和趋势,比较和评价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公司提供科学决策和管理依据。。包括财务报表的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2)财务指标分析:是将彼此关联的报表项目以财务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揭示同一报表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财务报表项目间内在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评价企业资产流动性、长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比率。结合上述指标将与业务关联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挖掘和扩展等深度分析,使分析不局限于财务报告表面,通过多种分析手段,细化到项目、产品单元本身,提供和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关键数据,助力决策支持。采取的相关分析方法及工具包括本量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情景分析等。

2.常规分析与个性分析相结合

常规性财务分析指的是定期制式分析,主要是针对定期财务报告开展的分析工作。但随着公司所处环境的变化,结合公司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特点,根据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分析。采取的相关分析方法主要有建立个性分析模型并逐步积累建立模型库,根据不同需要提取模型进行分析。包括杜邦分析模型及资金风险模型等。

3.会计分析与管理分析相结合

充分应用管理会计原理及工具,将传统的会计数据分析与管理相结合。管理会计领域中的预算管理、成本控制、业绩评价、驾驶舱管理等都渗透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分析过程中要充分应用管理会计思维,遵循管理会计的原则、标准及方法体系,融合基础的财务会计分析,深化业务实质分析[3]。

4.宏观分析与项目分析相结合

分析过程中将宏观分析与项目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不仅仅包括企业以外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还包括公司的科研、生产、运营环境以及财务体系以外的外部环境。项目分析是主要针对型号项目、专题项目开展的分析。通过上述财务分析的功能重塑和模式重塑,更多地发挥专职财务分析人员的岗位创新力,可以实现定期制式分析、接单不定期专项分析和源发性专项分析,改变传统的财务分析周期,改变以问题为导向、被动接单式分析,实现诱发式、主动型财务分析。

(三)财务共享体系下财务分析管理体系构建

公司以优化内部经济管理行为、为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决策支持、促进财务转型升级为目标,建立了与财务共享体系建设相适应的财务分析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通过整合数据信息资源,以经济事项、问题导入、业务流程、财务数据为输入,重点对经济行为、流程数据进行维度剖析,从财务到业务,进行基础到深度分析;在促进业务合规操作、管理提升的同时,开拓财务内循环诊断分析,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最终整合业务资源,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财务分析报告也将逐步从单一报告形式向专业财务管理分析报告(FinanceManagementAnalyzeReport)、运营驾驶舱以及分析标准化平台迈进。搭建体系后,要持续完善财务分析管理体系,以及时、精准、明晰的决策支持为目标,将财务分析管理逐步建设成为管理工具,改进提升团队建设、流程优化、完善制度、业财融合等具体工作。

三、财务共享体系下财务分析转型实现的保障措施

财务共享体系建设的成果之一就是资源的集中,伴随着数据信息资源、专业财务资源的集中,财务分析管理体系构架也逐步清晰。但是,在财务分析管理体系自身建设过程中,如何应用资源、有效使用资源,仍然需要相关的支持与保障。

(一)外部资源支持,建立专项分析评审专家团队

针对重大专项分析报告,借助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局、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以及公司内部除财务以外的相关业务骨干及项目专家,建立柔性评审专家组。主要针对重大、关键的专项分析报告进行审查及评价,对分析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二)数据共享开放,拓展财务分析信息化建设

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需要财务共享数据的支持。在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报表的集成、数据的个性化采集和挖掘功能,报表的推送需附有当期重大业务、报表调整事项的简要说明,保证第一手数据资料的传递;同时,开发分析基础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格式化分析数据的自动化数据搜索和处理,获得比率、趋势、构成等初级财务分析,为分析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4]。在分析基础平台成熟的基础上,与运营驾驶舱对接,并逐步建立统一的飞机XBRL格式的分析模板。

(三)专项培养历练,加强专职分析岗位人才储备

有针对性地挖掘、开发、培养分析人才,制定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计划。通过加强内外部培训、多岗位锻炼等,定向培养专项人才,在将核算型会计人员逐步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变的同时,培养高质量的财务分析专业骨干,并为团队建设储备后续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庆龙,董皓.财务转型大趋势[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2]万如荣,张莉芳,蒋琰.财务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于增彪.管理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陈虎,董皓.财务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霍玥玥 曹培剑 中国人民解放军93127部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