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培训实施方案

2024-03-12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校本教研在我国是指学校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教研活动。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校本”,改善机制,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

1、树立校本意识,“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的更彻底。”找准我们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我们学校并非别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并非是一般学校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也不同于别的学生,我们的体制也不是别的学校的体制,许许多多的不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更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忽视了我校的具体情况,再好的教育策略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游离于我们学校之外。“校本”应视为一种立场,一种观念,一种视野,一种方法。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务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领导、教研人员勤于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说课和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发现问题、经验、反思教学、探索规律、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里压力。领导、教研人员、教师无非是抱着共同的目的为了教学研究,为了提升教学水平,“为孩子一生负责”。为此,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教研人员、领导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教研室)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小至典型案例)推向社会,铸造我校的品牌教师,也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也力争使我校在众多的农村中学中真正脱颖而出,用自己的实力说明一切。

4、校本教研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教师。 校本教研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明确目的;规范的过程;适当的方法。

二、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第 1 页 共 4 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要负总责,教研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五、主要措施

第 2 页 共 4 页

1、各教研组要根据本组学科教学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校本教研计划,计划要突出实际研究。

2、教师本人要突出本学期个人校本教研计划,确定自己本学期教研的主要活动。 3、学校要研究制定出我校教研制度,以规范学校的教研活动,使教研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中。

4、集体备课以教研为主组织管理,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设备课小组,小组成员轮流承担一周主备课人,主备课人要在本周集体备课前备好本周所讲授的内容备好课时教案,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人逐课讲述备课的思想,主要特点,备课小组成员在备课人发言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并留下该课时集体备课摘要。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使用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必要充实完善,反对不切实际,不加修改的懒汉作风,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再创新,以此将做为教师教案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5、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每位教师的授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观摩研究,并对每位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前提测评、目标展示、导学达标、水平测试、目标反馈及目标校正)。要求写出本次授课的反思(寻找教学留下遗憾)

6、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每年级每科推出1—2名有潜力、课改意识强、水平较高的教师对其进行娇正备课(即帮助备课)。

7、请教研室领导到校对推出教师进行指导,请其进行综合评述,打造名牌教师。 8、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教学研究活动。 (1)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1—2次示范课。 (2)每个学科备课小组每周上一节研究课。

(3)每个教师要把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作为自身素质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学习制作教学课件,信息技术教师要承担起随时指导的任务。

9、大力开展六个一活动,每位教师每堂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1)每学期上交一篇自己满意的典型案例; (2)每月上交一篇教学反思;

(3)每位教师使用集体备课教案,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补充修改,每月上交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具有自己特点的教案;

(4)每学期上好一节研究课;

(5)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并认真做好自学心得笔记,并且要及时改集课改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好的案例、反思、体会、经验、小结等,每学年装订成册,供本校教师传阅。

(6)每学年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

10、凡外出参加市级、省级课改培训的教师写出心得总结,返校后要做一次专题讲座。

11、各教研组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搞好兴趣小组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1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分类指导: 任课教师分类:(略) (1) 骨干教师:

(2) 有一定经验的教师: (3) 新教师:

(4) 本学期特别需加强指导的教师: 分类指导措施:

(1)对新教师的培训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第 3 页 共 4 页

(2)对特别需要加强指导的教师,各教研组要制定1—2名骨干教师予以从课前准备、课堂、课后反思几个方面长期的指导。

(3)骨干教师每学期要撰写1—2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每学期要指导一名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相互听课每学期要达到5—10节。

(4)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不少于25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5)指导教师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对帮扶教师的情况要写出发展进步情况和存在问题的鉴定。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