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网络舆情基本特点的思考

2022-07-06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关于网络舆情基本特点的思考

指出网络舆情具有即时性、隐匿性、直接性、互动性、丰富性、广泛性、非理性等基本特点,认为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舆情的这些基本特点,才能准确分析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

标签:网络舆情;基本特点;互联网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影响力正日益扩大。但是,关于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还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本文重点对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进行探讨,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才能准确分析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进而科学地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即时性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在信息发布前要经过排版、印刷或者录制、剪辑的制作过程,无疑大大迟缓了发布时间。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发布信息流程简单,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信息的排版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从源头上确保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网络信息可以实时刷新,不受出版周期、版面大小、播出时段限制,可提供最新动态信息。一些大型门户网站为突出反映重大事件的即时性,不间断发文,及时反映公众对事件的评论和反映。

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缩小了人们信息传播的距离,加快了舆情形成的速度。任何人可以依托网络在第一时间接收捕捉到的所关注的新闻焦点并通过发贴和跟贴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产生互动。这种传播互动方式一旦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时,就会很快引发形成舆情。

二、隐匿性

由于互联网具有“数字化”的特征,创造了广袤的虚拟空间和延伸的时间维度,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网络上的文字、声音和图像实现了数字化,甚至人也数字化即变成了符号。在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各种各样的诸如性别、年龄、相貌、种族、宗教信仰等特征,一切都已略去,为符号所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符号之间的交流。虚拟现实使人们生活在符号世界之中。这就使得网络具有极大的隐匿性。当然,绝对的隐匿性不存在,只是反映了辨别的难易程度而已。

在网络交流中,正是因为网络可以隐匿人们的真實身份,人们无需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顾忌太多,可以撕去伪装,抛弃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意无意掩饰自己真相的想法,展示的是最深层面的“本我”。这样一来,在现实中往往内隐在人们心中的舆情也就很容易被表达出来。

网络舆情渗透于网络的任何一个角落,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受众。与传统媒体具有明确的传播主体不同,网络舆情中的主体是模糊的,既可以明确,也可能不明确。网络舆情主体的隐匿性,可以使人们摆脱现实社会关系下的种种压力,使人们的精神得到自由释放。不过,这种自由释放也使得个体的网络言论和传播行为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脱离,在各种不良动机支配下会造成诸多消极影响。

三、直接性

由于网络舆情主体具有隐匿性的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

尽管一些国家和政府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互联网是高度开放的空间,出于资源共享的需要,传播的多个信息出口都不受或者无法完全接受一国政府部门的监控。理论上,互联网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新闻发布者”,而数量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所发表的每一言论不可能被逐一检查,更不可能对其作出全面评价,这就使得网络舆情的监控变得复杂而难以操作。

完全开放的互联网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民意表达更加畅通。每个人都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对社会热点和事件进行评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社区论坛、博客等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达舆情。

四、互动性

网络的最大价值,不在其信息的海量和传播的实时性,而体现在互动性方面。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是网络舆情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网民与政府、网络媒体以及网民之间。

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主要是进行信息的单向传播,很难及时、大量地接收受众的反馈信息,而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反馈力度也较弱。网络舆情传播则大大提高了受众反馈信息的能力。网络舆情传播操作交互性增强的特点,不仅体现在信息反馈力度上,也反映在获取信息主动性上,因为民众可以一改被动接收信息的状况,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去主动检索信息,增加了网络舆情传播操作的交互性。这是网民强烈参与意识在互联网上的普遍表现。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许多网民常常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相互争论,相互交锋。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性实时交流,使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出来,使讨论更广泛更深入,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

五、丰富性

网络舆情的丰富性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从网络舆情的主体范围来看,网民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阶层和各

个领域。

从网络舆情的传播形态来看,网络可以传递大量文字信息而且可以传递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克服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传统电子传播的局限性。

从网络舆情的表达内容来看,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内容话题的确定往往是自发、随意的。

从网络舆情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来看,过去由于地理位置、相对落后的交通和通讯技术、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等的存在,恶意的政治信息难以入侵,但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随处可见。

从网络舆情的数量来看,存储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带宽的增加,使网络舆情中海量信息的传播成为可能。而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域内的网络舆情信息仅是整个互联网信息中的沧海一粟。

六、广泛性

网络的出现使得“地球村”成为现实,某个舆情消息可以在瞬间传遍全世界,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迅速为大量人所知晓。与传统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突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域局限,一经发布即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

网民队伍的大小也决定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范围的大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我国互联网使用者逐渐向各层次居民扩散,互联网的使用正逐步向较低学历人群扩散,特别是农村网民增长迅速,而且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开始使用互联网。

由于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网民层次的不断延伸,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在网络舆情体现最明显的社区论坛、博客等空间,每一个网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讨论或辩论,通过互动推动舆情的发展或深化。

七、非理性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一个包括着结构、机制、利益和观念等的转换、调整和嬗变的过程。它不仅引起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而且引起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化节奏加快,人们利益关系调整频繁,各种社会矛盾增多,从而引起了激烈的价值冲突。这些价值冲突具有价值冲突程度的凸显性、形态的多样性、性质的复杂性、根源的多源性、消解的长期性等主要特点。但是,公众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

互联网的普及,让中国网民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上以原生态形式得到展现。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

非理性舆情在网络上的产生和弥散主要是社会现实和公众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网民个体所受到的现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网上的意见表达。同时,网民间的情绪常常会相互感染,因此网络舆情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绪化言论很容易得到众人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

八、突发性

与传统媒体的舆情传播线性路径和圈层式受众覆盖不同,网络舆情传播呈现的是非线性的散播路径,相关信息会在网络空间经历由点到面、由散到聚、由冷到热的过程。在一定条件刺激下,網络舆情传播能量可以瞬间得到释放,相关信息及其评论在网络空间上快速生成,并产生巨大的传播影响。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汇聚形成公共意见,各种渠道的意见迅速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从而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持续升温,不断增强其舆情传播的影响力。

近年来,几乎国内外发生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都会在网络媒体上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辩论,形成“意见的自由市场”。例如山西“黑砖窑”事件、邓玉娇事件等,一经在网络披露后,都能迅速引起全国乃至世界舆论的关注,成为舆论焦点。此类事件突发性强、社会影响大、给决策者思考的时间短,如果不及时判断处理,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4):66-69.

[2]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115-120.

[3]姜胜洪.试论网上舆情的传播途径、特点及其现状[J].社科纵横,2008,(1):130-131,135.

[4]丁柏铨.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J].新闻记者,2007,(6):8-11.

[5]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1):11-12.

[6]邱均平,苏金燕,牛培源.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8,(5):38-40.

[7]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88-190.

[8]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J].新闻与写作,2003,(5):39-40.

[9]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151-152.

[10]聂元建.网络隐匿性考验网络伦理[J].传媒观察,2003,(9):55-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