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哲学与宗教

2022-12-29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方面的内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它是一种被社会群体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但是宗教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影响时间如此长、影响范围如此广泛、影响人数如此众多的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自从人类成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生物,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以来,宗教就是作为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而成为社会的必需。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可能有不同的宗教,但是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是所有成功的宗教的共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明的进步,宗教的形态由原始宗教发展为人文宗教,摆脱了低级、自然的状态,增加了文化的内容,于是出现了人文宗教,这是宗教发展的高级形态。就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由于地域广大,原始宗教与人文宗教并存,而且在中国大地上的宗教类型中,有产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和儒教,也有外国传入我国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宗教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民族的经济、哲学、风俗、法律、伦理、道德、是个、喜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技术、科学、教育、技术等各种文化形式的面貌及其发展,一直发挥着相当重要、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哲学一词则源于希腊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经过一系列发展,现在哲学界认为,哲学是非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任何真正的哲学都的自己时代精神之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来自于现实生活世界,又可用来知道改造现实生活世界。因而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必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

了解了宗教与哲学的本质含义之后,接着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说:“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从而一方面它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说来,它自己还只在这个理想化的、华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即哲学与宗教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宗教与哲学都是远离社会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宗教与哲学一样,都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来说明的上层建筑。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经历了由氏族宗教到国家宗教、世界宗教的发展历程。无论宗教采取何种形式,都要对上帝、神灵、灵魂和来世生活作出回答。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别形成了有神论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对上帝或其他神灵的崇拜,对灵魂不朽的信仰和对来世生活的追求,因而任何宗教都包含着有神论的唯心主义哲学或这种哲学的萌芽。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的起源与唯心主义的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是寓于人体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同样,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由于智力发展中自然发生的抽象化的过程,最初的神产生了。随着宗教的向前发展,这些神愈来愈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由于氏族、部落融合以至统一王朝的建立,在人们头脑中,从许多神中产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观念。因此,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的观念。哲学家依据他们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任何宗教神学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时都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任何无神论都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唯心主义哲学与宗教神学实质上是相通的。唯心主义的实质在于把心理的东西作为最初的出发点,从心理的东西引出自然界,然后再从自然界引出普通人的意识。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隐蔽起来的、修饰过的鬼神之说。一切唯心主义者,不论是哲学上的还是宗教上的,都相信神灵、启示、救世主、奇迹创造者,至于这种信仰是采取粗野的、宗教的

形式还是文明的哲学的形式,这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教育程度。从哲学的发展来看,唯心主义与宗教神学是一致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不能彻底了解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弄清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引出了关于可以和肉体分开的灵魂的学说,然后引出了灵魂不死的论断,最后引出了一神教。

通过以上所述,在我看来,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哲学与宗教的同源性和二者研究对象的一致性。

同源性体现在:宗教与哲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共处于同一社会共同体内,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哲学起源于宗教,又从宗教中分化出来。宗教和哲学的出现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立即产生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人们从刚开始的用宗教神话的观念形式来解释自然现象进一步发展为用抽象的概念、逻辑思维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这种观念形态经过长期孕育发展起来后,逐步从宗教中分化独立出来。

就研究对象而言,哲学与宗教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生死和人的永恒性问题。尽管哲学与宗教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方式及思考结果有所不同,但二者有着同样的热情。此外,哲学与宗教不仅在研究对象上是同一的,而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学派的最终结论,从根本上说与宗教的世界观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它们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都认为精神决定物质。这也体现了哲学与宗教的紧密联系。

哲学与宗教既有同一的方面,也有其区别的地方,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哲学和宗教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也就具有了不同的范畴、概念体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宗教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神的关系。虽然二者尤其同一的方面,但只要涉及到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就可以区别一般的哲学问题和特殊的宗教问题。正是由于这种区别,哲学与宗教有不同的侧重点、范围、概念和论述。

第二,宗教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实体,而哲学则仅仅只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特别是神学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实体,有其严密的组织机构,有一大批神职人员和广大信教群众,还有宗教教义和教规,这

使宗教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宗派社会力量。而哲学并没有这些。哲学家们也会有自己的学会。学派这样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特定的礼仪形式。

第三,哲学与宗教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很多的,主要区别是:宗教以来信阳的其实,唯权威是从;哲学是相信理性的力量,追求独立反思精神,不承认权威。

由此可见,哲学与宗教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中的表现是有一定区别的,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基础及社会的发展,同时它们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