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理学考必背知识点

2023-11-22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高中地理学考必背知识点

章节 ■必修1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2.2 地球的表面形态 知识点 1.认识主要的天体、天体系统的分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3.主要太阳活动类型、影响及所在太阳大气层的位置; 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5.三大岩石的成因及转化,要求识记对应的主要岩石名称; 6.板块名称、边界及板块运动对应的宏观地形名称; 7.背斜、向斜、地垒、地堑的判断及图示; 8.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与沉积所对应的地表形态;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 10.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及热力环流原理; 1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1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成因(重点掌握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气候); 13.常见天气系统(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包括风向、风力、气压变化、气温变化、降水状况等); 14.水循环的主要类型、主要环节、地理意义(掌握城市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15.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影响(重点要掌握根据规律判断洋流性质、洋流流向、对气候的影响、对航行的影响); 1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掌握主要自然地理要素名称、相互关系); 17.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四种表现(纬度地域分异、干湿度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以及地方性分异规律),主要自然带名称与气候的对应关系、垂直自然带的纬度差异、坡向差异,特殊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18.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的影响、气候变化特点及影响、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19.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人口问题表现; 20.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现状; 21.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内部功能区及其影响因素; 22.城市化特点、动力机制、对地理环境影响; 23.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及其区位分析; 24.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工业地域的区位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 25.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6.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解决途径; 27.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与周边大洲的分界线、周边海域名称、主要地形名称、地形特征、气候名称、气候特征和成因、重要水系名称及其相互关系; 28.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3 大气环境 2.4 水循环与洋流 3.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2 自然环境差异性 4.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必修2 1..人口与环境 2.城市与环境 3.区域产业活动 4.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修3 1.区域地理环境1

与人类活动 2.区域可持续发展 3.3 S技术 29.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水系等); 30.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名称及其特点; 3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四大经济地区的发展差异、南方和北方的地区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方案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32.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3.主要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湿地破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能源和矿产合理开发); 34.3S技术的判断与应用、图层叠加技术的分析(地理各要素的关系分析)。 章节 ■必修1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点 1.认识主要的天体、天体系统的分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3.主要太阳活动类型、影响及所在太阳大气层的位置; 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1.认识主要的天体、天体系统的分级; (1)天体:是宇宙间星云、恒星(本身会发光)、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2)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

特别注意:离太远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光年;银河系直径约8万光年。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地内行星:A水星、B金星

(1)八颗行星分类地外行星:D火星、E木星、F土星

G天王星、H海王星

位置:由内而外——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运动特征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3.主要太阳活动类型、影响及所在太阳大气层的位置;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

(2)太阳活动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 标志,其周期约为11年。

2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主要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空,产生(3)影响

“极光”现象影响天气、气候变化

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类型 A表示横波 传播速度 较慢 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另: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约50%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能通过的介质 固体 固体、液体 共性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B表示纵波 较快 (2)两个界面 名称 ①表示莫霍面 ②表示古登堡面 波速变化 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增加 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3)三个圈层:图中C为地壳,D为地幔,E为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两部分。 章节 ■必修1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2.2 地球的表面形态 知识点 5.三大岩石的成因及转化,要求识记对应的主要岩石名称; 6.板块名称、边界及板块运动对应的宏观地形名称; 7.背斜、向斜、地垒、地堑的判断及图示; 8.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与沉积所对应的地表形态; 5.三大岩石的成因及转化,要求识记对应的主要岩石名称;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 类型 形成 常见岩石 有用成分举例 侵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入花岗岩 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是坚固、美岩岩 观的建筑材料;多浆喷种金属矿是工业岩 出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生产的原料 玄武岩 岩 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石灰岩、 砾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特点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致密 矿物结晶不明显,有的有流纹或气孔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大理岩、板大理岩是建筑材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变质岩 岩、石英料;铁矿石是钢铁片理构造 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岩、片麻岩 工业的重要原料 新岩石 (2)主要地质作用 ①形成岩浆岩的作用为冷却凝固; ②形成沉积岩的作用为固结成岩;

3

③形成变质岩的作用为变质作用; ④形成岩浆的作用为重熔再生。 6.板块名称、边界及板块运动对应的宏观地形名称;

(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图中a是两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山脉或岛弧。

③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7. 背斜、向斜、地垒、地堑的判断及图示 (1)常见的地质构造 褶皱 类型 断层 判断 背斜 向斜 从形态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上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从岩层显的相对位移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的新老翼岩层较新 翼岩层较老 关系上 图示 背斜 岩层①~④由新到老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构造 未侵蚀地貌 侵蚀后地貌 褶皱 背斜 常形成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 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断层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图示 (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4

8.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与沉积所对应的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侵蚀地貌:沟谷、瀑布、喀斯特地貌

(2)流水作用

沉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戈壁

(3)风力作用

沉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堆积

⑷冰川作用:北美五大湖、挪威西侧沿海峡湾地貌的成因

知识点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 10.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及热力环流原理; ■必修1 1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2.3 大气环1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成因(重点掌握境 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气候); 13.常见天气系统(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包括风向、风力、气压变化、气温变化、降水状况等);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 A.(1)对流层在不同纬度厚度不同,低纬度为17~18 km,中纬度为10~12 km,高纬度为8~9 km;

(2)平流层的22~27 km处存在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 B.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1)能量来源 ①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环节 ①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 ①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

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10.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及热力环流原理;

⑴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纬度不同,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②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 ③气象因素:大气状况不同,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

⑵热力环流原理

①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 ②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中的水平运动。

③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应用 类型 示意图 应用 章节

5

山谷风 海陆风(湖陆风) 由于夜晚吹山风,谷底气流上升,出现著名的“巴山夜雨”现象;夜晚,当冷空气在谷底集聚时,容易出现上热下冷的稳定空气结构,即逆温现象 海陆风加速海陆间水分和热量的交换,白天的海风使近海岸湿润,夜晚的陆风使陆地凉爽 热岛效应强弱反映城乡温差大小,如夏季城郊温差大,热岛效应最显著,热力环流最强。有污染的企业要远离居民区,并布局在绿化带以外,避免热力环流中污染物进入市区 热岛 效应 1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⑴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⑵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⑶气压带性质和风带风向与气候特点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

①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③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④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⑤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季节差异大。

1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成因(重点掌握热带四种、亚热

带两种、温带三种气候);

(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①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②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多雨为湿季 热带草原气候 信风带 高温少雨为干季 西风带 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 ⑵季风气候成因及特点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冬季 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向 夏季 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6

13.常见天气系统(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包括风向、风力、气

压变化、气温变化、降水状况等); ⑴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天气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 天气举例 尘暴 ⑵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⑶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知识点 14.水循环的主要类型、主要环节、地理意义(掌握城市化对水循环■必修1 环节的影响); 2.4 水循环与洋流 15.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影响(重点要掌握根据规律判断洋流性质、洋流流向、对气候的影响、对航行的影响); 14.水循环的主要类型、主要环节、地理意义(掌握城市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

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

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15.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影响(重点要掌握根据规律判断洋流性质、洋流 流向、对气候的影响、对航行的影响);

⑴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海区,副热带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⑵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海洋性

章节 降水的分布 7

气候 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

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

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吹离岸风)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类似还有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澳大利

亚寒流、索马里寒流等)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不

利)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章节 ■必修1 3.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点 1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掌握主要自然地理要素名称、相互关系); 17.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四种表现(纬度地域分异、干湿度地域分异、3.2 自然环境差异垂直地域分异以及地方性分异规律),主要自然带名称与气候的对性 应关系、垂直自然带的纬度差异、坡向差异,特殊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1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掌握主要自然地理要素名称、相互关系); ⑴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系列

①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P67表格) 特别关注:中生代侏罗纪:恐龙繁盛,裸子植物

②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三叶虫)和中生代末期(恐龙)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③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

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⑵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①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②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A、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B、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③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

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

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8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

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

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

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④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17.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四种表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以及地方性分异规律),主要自然带名称与气候的对应关系、垂直自然带的纬度差异、坡向差异,特殊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⑴自然带:(三大类:森林、草原、荒漠)

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序性和普遍性。

⑵自然带的分布:

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⑶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主要分异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规律 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 热量。根本原东西延伸, 纬度位置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分异规律 因:太阳辐射 南北更替 干湿度地南北延伸, 带 水分 海陆位置 中纬度地区 东西更替 分异规律 水平延伸,垂直更海拔较高的山地。纬度越低,垂直地带 热量、水分随海拔高度 替。与纬度地带分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 高度变化。 异类似 越丰富。 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典例:华北)

章节 知识点 ■必修1 4.1自然环境对人18.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的影响、气候变类活动的影化特点及影响、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响 ⑴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

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②分布特点: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

聚居人数比较多;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9

③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布 局 形 态 走 向 平 原 密度高 网状 限制少,造价低 山 区 密度低 线状(山区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目前铁路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有时候也考虑:科技 ⑵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②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地质时期 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 距今1万年以前 近一万年来 近一两百年来 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出现两次较大的波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时间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动——公元前5000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尺度 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年到公元前1500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 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年的温暖期,15世期:1910—1945年和 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纪以来的寒冷期。 1976—2000年,其中1998年特征 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 替) ③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气候变暖→雪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岛屿海岸线缩短。 ④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A.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B.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C.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

D.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E.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⑶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①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

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②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然属性分)

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按是否可再生分)

③自然资源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能源时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代 18世纪中期以时间 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前 主体能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木柴、水力为主 以煤为主 源 样化 ④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

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

的发展

10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

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⑷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①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

潮、台风等)、

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②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

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

度也很大。

③气象灾害及防御 气象灾成因 危害 防御 害 ①强风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台风 强烈发展的受严重破坏;②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发布台(夏秋热带气旋 决口,洪水泛滥;③特大风暴潮能破风预报和警报 季节) 坏海堤,淹没海岛 连续性暴雨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暴雨洪淹没工厂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短时间的水库和分洪区。 涝 影响交通,造成地面建筑物倒塌 大暴雨 ②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长时期无降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干旱 水或降水异业生态环境;②在干旱区选择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常偏少 耐旱作物;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强冷空气迅寒潮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速入侵造成强烈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牲(冬春警报;提前对农作物、畜群等大范围内剧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受到影响 季节) 作好防寒准备 烈降温 ④地质灾害——A、地震: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分布:a环太平洋地震带;b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B、火山 分布规律: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

洋海底

C、泥石流:泥石流形成条件: 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的地方,当夏季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爆发泥石流。

D、地质灾害的防御: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d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⑤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 降水系统受阻或地形抬升; 气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其他原因: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11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

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章节 知识点 ■必修2 1.人口与环境 19.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人口问题表现; 20.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现状; 19.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人口问题表现; (1)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数/人口总数)×100%;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数/人口总数)×100%;人口密度=总

2

人口/总面积(单位:人/km)。

(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其他原因包括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洲是非洲,最慢的洲是欧洲;一年内人口增加最多的洲是亚洲,人口增加最少的洲是大洋洲。

(3)世界人口增长特点:18世纪工业革命前,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增长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迅速。

(4)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和地区分布: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原始社会,现热带原始森林中的土著部落;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多数发展中国家;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

(5)我国当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低低低”(现代型)。 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影响 对策 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压力,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平提高 口素质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人口劳动力、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生活孤单;青壮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健全社保制度 老龄化 年负担过重 20.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现状; ⑴、①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②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及特点

⑵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现状

① 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变更定居地的行为。 ②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③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从旧大陆到新大陆(欧亚非→美洲大洋洲)。二战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亚非拉美→欧北美大洋洲);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北非埃及→西亚)。 ④人口迁移的原因

A、自然环境因素:如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如美国东北部人口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等造成的环境恶化,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

B、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城市化,大型工程建设(如三峡移民)等;交通运输业的改善促进了人口迁移。(一般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C、政治因素:如国家政策,战争(如叙利亚难民)等。

D、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如求学、科技移民),家庭婚姻(如投亲靠友),宗教信仰,民族等;其中,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总之,人口迁移是推力和拉力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⑤我国的民工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现大规模的民工流动,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引起的(经济因素);其主要流向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入

12

城镇,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川、渝、贵、湘、鄂、皖、赣、豫→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意义:对迁出地,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就业压力,利于环境保护;对迁入地,促进经济繁荣,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⑥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入地 有利影响 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迁出地 不利影响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章节 知识点 ■必修2 21.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内部功能区及其影响因素; 2.城市与环境 22.城市化特点、动力机制、对地理环境影响; 21.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内部功能区及其影响因素; ⑴城市的区位因素(形成和发展) ①自然因素:

A、地形:平原城市密集;世界大多数城市位于平原,热带地区城市位于高原(巴西、墨西哥和阿拉伯地区),山区城市多位于河谷、低地(平坦)。 B、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临海、近海地区城市密集;

C、河流:河流交汇处、河口、水运起点或终点处,提供水源和便利水运,城市密集。(沿河分布) ②社会经济因素:

A、交通运输:沿海、沿江、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密集,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分布和发展;

B、矿产资源:邻近矿产资源地易形成工矿城市,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是因煤炭而兴的城市,阿伯丁、大庆、玉门、克拉玛依等是因石油而兴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等是因铁矿而兴的城市。 C、其他:政治(以政治中心新建城市,如华盛顿、巴西利亚)、科技(如日本的筑波)、旅游(中国的黄山、张家界)等,而宗教和军事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已减弱。

⑵城市功能分区 ①城市功能区:城市中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功能区;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一个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顾其他功能。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②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的一般特点:

A、商业区:一般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往往形成中心商务区(CBD),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建筑物高大密集,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B、 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高级住宅区,分布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分布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两者成背向发展。

13

C、 工业区:趋向于市区外缘分布(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且靠近交通干线。(还

应考虑三废问题) ⑶城市空间结构 ①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称城市地域结构。

②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A、经济因素:起主要作用,表现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B、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日后的功能分区,如北京中心城区因历史原因形成了行政区,上海外滩成为金融中心等。C、社会因素: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因素会影响城市中住宅区的分布。城市空间结构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⑷中心地理论与城市服务功能

①基本概念:A、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B、服务范围: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在理想的均质平原上,中心

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现实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镇,也可以是城镇内部的商业中心。

②城市服务功能:按中心地理论,从区域总体来看,中心地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构成层次分明相互嵌套的空间网络系统。即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广。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容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③中心地理论的应用: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商业网点布局。 22.城市化特点、动力机制、对地理环境影响;

⑴城市化

①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②表现: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B、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③世界城市化进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即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城市化,因此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人口增长呈正相关。18世纪工业革命前,城市化速度缓慢;18世纪工业革命至195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快;195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成熟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④发达国家的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A、形成原因:客观上,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中心环境恶化、地价上涨;城郊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主观上,城市居民为了追求比较好的生活环境。B、结果:造成部分居民、商业、制造业向外迁移、扩散,市中心区出现衰落。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也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如我国北京、上海、杭州等。我国大城市发展趋势: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比较 城市化特点 原因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工商业高度发达。 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起步早,城市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 高;城市化速度慢(成熟期);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发展中国起步晚,城市人口比重较小,城市化水14

平低;城市化速度快。存在虚假城市化经济畸形发展。 (南美)和滞后城市化(亚洲) ⑵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区域,城市的发展影响了水循环,出现“热岛”现象,密集建筑影响日照、风向等。

①合理的城市化可改善环境,如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绿化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等。

②城市化带来的问题:A、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等。

B、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C、人口密集,就业困难。D、给社

会治安带来压力。

③改善城市环境的对策:A、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生态城市;B、在大城市周围建立新区或卫星城;

C、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D、加强绿化,治理污染,美化环

境。

知识点 23.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及其区位分析; ■必修2 24.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工业地域的区位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3.区域产业活动 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 25.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3.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及其区位分析; ⑴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是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种植作物和饲养牲畜的活动。 农业生产的两大特点是: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因此要注意因地制宜和不违农时。 ⑵农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A、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农作物的地带性分布。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都在于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光热条件;年降雨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改造――温室、大棚农业。

B、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林牧业。多种多样的地形,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许多平原地势广阔平坦,土层深厚,不仅易于开垦大片耕地,便于生产操作,而且有利于实现水利化和机械化。丘陵、山地的缓坡也可修筑梯田,种植庄稼,但地块较小,不易集中连片,水利化、机械化也比较困难。但山区发展林业、牧业的条件比较优越。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使热量的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变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长期越短,农作物的品种也不同。改造――缓坡修梯田。

C、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肥沃的土壤,作物生长比较旺盛,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世界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多半是农业发达的地区。东北黑土――大豆,东南丘陵红壤――茶。红壤的改造措施:①土质粘重—往土壤中掺沙子;②酸性强—补充熟石灰;③有机质少—增施有机肥。

D、水分:天然降水的补充条件。我国南方――水稻、淡水养殖,北方――旱作农业(麦、棉)。改造――灌溉。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a、通过技术改革,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我国油菜

的“北移南迁”;

b、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进

行改造。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生产技术、政策 章节 家 15

A、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类型、规模及农产品价格。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很大。需求量增大时,农民就会设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者扩大种植面积。反之,就会缩减某种产品的生产。

B、交通运输(与保鲜):蔬菜、肉、蛋、奶等,如需要长距离运输,容易使产品损耗或腐烂变质,因而要求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和较好的冷藏设备。园艺业、乳畜业等,农产品可长距离运输。

C、生产技术:劳动力素质,农业机械,生物技术(培育良种等),灌溉技术(喷灌、滴灌),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D、政策:国家政策调整农业生产。国家和地方政府制订的各种政策、税收办法,限制或鼓励扩大种植面积,以及提高或压低农产品的价格等做法,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经济因素 市场区位 市场需求量 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 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 交通条件和保鲜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冷藏技术 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⑶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①类别:种植业,粗放农业,自给农业。②主要分布地区:部分热带雨林地区。

③典型区域:巴西热带雨林地区。④主要特点:迁移,粗放,刀耕

火种。

热带种植园农业:①类别:种植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②主要分布地区:东南亚、

南亚、非洲、拉丁美洲。③典型区域:东南亚。④主要特点:热带经济作物,商品率高。

水稻种植业:①类别:种植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②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

和南亚季风区,美国密西比河下游。③典型区域:亚洲季风区,雨热同期,人口多劳力丰。④主要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商品谷物农业:①类别:种植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②主要分布地区:美、加、澳、

俄、乌克兰、阿根廷的家庭农场,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国营农场。③典型区域:美国中部平原,小麦、玉米(玉米带和小麦带)。④主要特点: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交通便利,科技发达。

混合农业:①类别:混合农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②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

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③典型区域:澳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小麦-养羊。④主要特点: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种麦和养羊忙季错开;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地中海式农业:①类别:密集农业,商品农业。②主要分布地区:地中海气候区。

③典型区域:法国南部; 美国西南部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④主要特点:混合农业,水果,蔬菜,园艺。

大牧场放牧业:①类别:畜牧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②主要分布地区:美、澳、新

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区。③典型区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④主要特点: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培育良种,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发展人工草场。

游牧业:①类别:畜牧业,粗放农业,自给农业。②主要分布地区:非洲、西亚、中亚、

蒙古、中国新疆和青藏高原等。③典型区域:蒙古。④主要特点:地广人稀,植被稀疏。逐水草而居。

16

乳畜业:①类别:畜牧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②主要分布地区:北美五大湖、西欧、

中欧、澳、新西兰。③典型区域:北美五大湖乳畜带,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④主要特点: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的气候,面向城市市场。主导区位:市场和饲料

⑷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耕地与牧场改变了土地资源和地表植被。

(2)不恰当的农业活动造成环境退化:①过度垦殖和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

失;②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盐碱化;③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破坏和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24.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工业地域的区位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

⑴工业区位 ①工业区位因素:原料、能源、运输、劳动力、技术、市场等 工业类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原料 甜菜及甘蔗制糖业、水产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接近原料产地 指向型 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高的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瓶装饮料业、汽车制造业、市场 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接近消费市场 指向型 高的工业 石油加工业、棉布厂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钢铁、有色冶金(炼铝)、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指向型 工业 化学等重工业 电站) 廉价劳玩具、普通服装、电子装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动力指配、包装、制伞、制鞋等的工业 区 向型 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技术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地区,环境优美,便利高速交指向型 精密仪表 通。 此外,政府政策、环境条件也对工业生产有较大影响。而采矿业和制糖业则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②按主导区位因素的分类:从经济效益考虑,工厂多近原料地或近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费和降低生产成本。但不同工业部门,由于投入要素的差异及生产特点的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不一样,其中某个因素的影响可能占主导地位。

③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原料的影响减弱,市场的影响增强;重要交通线吸引力大;信息通信网络作用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普通劳动力数量减少,技术工人增加。

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生产耗费大量资源、能源,而地球的资源和能源是有限的;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对地球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工业生产会或多或少地改变地理景观;工业生产排放的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造成环境污染。

⑤工业的区位选择:厂址的确定,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环境效益,要尽可能减小工业生产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三废”产出量是不同的,要注意根据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厂址。如排放废水的工厂(化工厂、炼油厂、冶金厂、造纸厂、电镀厂、印染厂、皮革厂等),要远离水源地和城区河流上游;排放废气的工厂(化工厂、炼油厂、冶金厂、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等),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排放废渣的工厂(火电厂、钢铁厂等),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有的工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如高科技产业,环境优美、空气洁净以及便捷的高速交通对其吸引力较大。

17

⑵工业地域

①工业联系:①投入-产出联系,如工序联系、产品联系;②基础设施联系,如同一工业区内的工厂共同使用基础设施。

②工业集聚:存在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在空间上集中,形成工业集聚现象;意义,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费,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生产成本;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③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工业地域的类型,按其等级层次,通常自下而上可分为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和工业地区等地域组合类型。

④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分散是指工厂之间及工业区之间距离趋远的现象;工业分散可以避免工业过度集聚而导致的企业间竞争过于激烈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现象;工业分散还可以发挥各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专业化生产优势。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分散必然形成工业的地域联系,其方式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和商贸联系等。

交通运输是工厂之间原料与产品交换的重要载体,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和专业化,为工业生产的地域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电话、电报和互联网是企业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更是获得市场信息的便捷方式。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企业间的产品交易增多,工业生产的商贸联系易显重要。

地域联系方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又促进了工业分散和面向市场的个性化生产的发展。

⑤工业转移: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的转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原因:工资、地价、环境等三大原因;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

位。

资金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移:落后→发达。

⑶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 ①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跨国公司的形成既是工业分散的结果,也是工业联系全球化的具体体现。

②经济全球化:首先得益于科技进步,其次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25.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⑴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等五种。

①铁路:优点,运量大,运价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缺点,基建投资大,不适合短途运输;适宜对象,大宗、笨重货物中的中长距离运输。

②公路:优点,机动灵活,直达性好,“门对门”服务,公路分布广,造价低;缺点,运量小,耗能大,运价较高,不适合大宗、笨重货物运输和长途运输;适宜对象,中短途运输和客运。

③水运(海运和河运):优点,运量大,运价低,线路投资少;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差,受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宜对象,大宗、笨重货物的长距离运输。 ④航空:优点,速度快,径路短,灵活性好;缺点,运价高,运量小,受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宜对象,高值、精密、紧急或易腐货物的运输和中长途客运。 ⑤管道:优点,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连续性好,运量大,运价低,管理方便;缺点,基建投资大,运输物质单一,灵活性差;适宜对象,最适宜运输石油、天然气,也适宜运输煤、矿石、建材等。 ⑵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布局是指各种运输方式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往往表现为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在一定区域内,根据经济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点(车站、港口、航空港)和线(铁路、公路、航道)交织组成交通运输网。

⑶交通运输方式与聚落:

形成和发展:早期交通水运占重要地位→聚落沿河分布;铁路、公路的兴起→聚落沿交通线分布。沿江、沿海、沿铁路和公路,城市发展较快,往往形成城市轴线。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拓展会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的空间形态。

①因水运而兴的城市,城区多沿河流伸展呈带状。②铁路和公路的发展使城市沿交通线伸展。③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18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①交通便利的地区商业网点密度大。

②商业中心往往具有便利的交通,以利于商品的集散和人口的流动。 ③商业布局的市场最优原则:商业网点趋向于布局在交通便利和人流密

集的市中心。

④商业布局的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趋向于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城

郊高速公路沿线。

章节 知识点 ■必修2 4.人类与地理环26.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解决途径; 境的协调发展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再生速度,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2)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形成环境污染。 (3)人口压力。

(4)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2、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 (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物种灭绝)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1)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①城乡环境问题的差异:城市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②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过分消耗资源。③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原因一是发展中国家承受着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二是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三是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城乡环境问题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区 噪声污染等 的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乡村地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区 少等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差异 地区 发展中 国家 发达 国家 环境问题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较发展中国家为轻,以环境污染为主 形成原因 ①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状况大为好转。

(2)全球性环境问题

如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大气环境成因 危害 防治措施 问题 全球 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19

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危害 氧化碳;②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①太阳活动;②人类使用冰箱、空调的制冷剂等释放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海低地;引起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旱涝次数增加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林牧副渔业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利用率,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减少和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等物质的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加强国际合作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发展清洁燃烧技术 4、中国的环境问题 (1)原因:①中国人口多,人口素质低,人口压力大;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

(2)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东北地区:森林、湿地减少。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沙尘暴、土壤盐碱化等。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沙尘暴、土地荒漠化等。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沙尘暴、土地荒漠化等。 东南丘陵:酸雨、水土流失等。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质灾害等。 台港澳地区:环境污染等。 章节 ■必修3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知识点 27.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与周边大洲的分界线、周边海域名称、主要地形名称、地形特征、气候名称、气候特征和成因、重要水系名称及其相互关系; 28.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9.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水系等); 30.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名称及其特点; 3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四大经济地区的发展差异、南方和北方的地区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方案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32.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7.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与周边大洲的分界线、周边海域名称、主要地形名称、地形特征、气候名称、气候特征和成因、重要水系名称及其相互关系; ⑴亚洲地理位置特点

① 半球位置:亚洲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 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

度最广的大洲;

③海陆位置:亚洲三面临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海岸线曲折而漫长。

⑵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①地形特点:,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丘陵、平原。

②气候特点: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气候最典型。

③水系特点:多大江、大河、大湖;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内流区面积广大。 28.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⑴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特点

①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40°N~60°N、10°W~30°E之间,属于中纬度北温带。 ②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海岸线破碎、曲折而漫长,多半岛、岛屿、海峡与海湾。

⑵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地形特征: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平原地形为主,山脉分布在南北两端,南有高峻的阿尔卑斯山脉,北有古老低缓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为广阔的平原;受第四纪冰川活动影响,境内冰川地貌广布。

②气候特征: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部,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全年降水均匀。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原因是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

20

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③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平原地形为主,广阔而平坦的土地利于耕作业的发展;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因此乳畜业发达。而在南部地中海沿岸一带,受冬季西风带和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适宜发展灌溉农业,以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主,畜牧业也有一定地位,属于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农业)。

29.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水系等);

⑴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美国领土由北美洲中部的“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三部分构成。“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陆地上,北部与加拿大,南部与墨西哥相邻。

⑵美国自然环境特点:①地形: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脉,中部为广阔的大平原,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部的中、东部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沿海狭长地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0.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名称及其特点; 发展状发展阶段 特征 态 以传统农业为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 主体的发展阶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平衡 段 主体。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工业化阶段 不平衡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高效益的综合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平衡 发展阶段 展的主导力量。 3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四大经济地区的发展差异、南方和北方的地区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方案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⑴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原区 地形 气候 水文 平原、低山和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外流区,河流多,以雨水补给为主,地下水较丰富。流水作用强烈 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海拔较高 大陆性气候,干旱,温差大,多大风 青藏高原,山地 高寒气候,气温低,日照强 多属内流区,以冰雪融水外流区和内流区,冰川雪山广布,大河发源地,湖泊多。补给为主。风力作用强烈 寒冻风化作用强烈 大部分为寒冻荒漠,部分为高山草甸和灌丛,森林分布在边缘山谷。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 垂直地带性 森林,森林草原。大部分为荒漠,部分为荒植被和土壤 森林植被下发育漠草原和草原。荒漠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的土壤 机质少 区域特征形气温(纬度位置不成的主导因同造成) 水分(距海远近造成) 素 ⑵南方和北方的地区差异 北方地区 地形 气候 植被 土壤 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以平原、高原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黑土、棕壤、钙质土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地耕作业,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 南方地区 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均有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红壤、砖红壤、紫色土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地形破碎 水田耕作业,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沪宁杭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三角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1

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 对外开放 第二、三产业比重大 第二、三产业比重大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较高 高 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人地关系日趋紧面临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张 ⑵四大经济地区的发展差异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以重化工业为主 占有较大比重 产业业相对发达 结构 我国工业结构大致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特征。东部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 主,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工业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地区则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工业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较高。 工业化相对滞后(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快),工化 业产值较低, 城市化 对外开放程度 城市化水平较高 城市化水平较低(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 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开放程度高,不仅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方案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①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A、对口帮扶成效明显。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B、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促进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C、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

D、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东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管理等,西部丰富的资源

得到合理开发,实现了“双赢”。 ②南水北调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纵三横”

布局。 西线 中线 东线 长江上游干支流→黄河丹江口水库→京、津 江苏扬州→天津 起止点 上游 →山东 黄河以南动力提水,以地形影响 自流;第一级阶梯,地南高北低,基本自流 形复杂,施工难度大 北(过山东丘陵)自流 水质 现可用设施 对环境影响 好 无 缓解西北缺水状况,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 较好 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缓解华北缺水状况,保护地下水、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影响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 差 京杭运河 缓解华北缺水状况,保护地下水、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影响长江口生态环境 ③西气东输 一线二、三线到珠三角。

22

④西电东送 北线工程 中线工程 南线工程 输出地 黄河上游、晋陕内蒙古 三峡、金沙江 贵州、云南、广西 输入地 华北 华东 华南 电力构成 火电、水电 水电 水电、火电 意义:参考西气东输。 32.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拥有丰富廉价且高素质劳动力 资源的区域吸引力大。

②内部交易成本。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区域吸引力大。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来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市场广阔的区域吸引力大。 (2)国际产业转移――世界的产业转移

①世界制造业的转移: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亚、拉丁美洲。 ②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的转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4)区域产业转移――我国产业转移

①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转移原因: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②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原因: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影响: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③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问题: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影响:缩小地区差别,实现区域内部的平衡。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区域地理环境。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6)区域产业发展的过程

产业发展阶段:低级阶段,工业生产规模小,对环境破坏不大。重化工业阶段,“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高科技产业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减少。

产业发展类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影响: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 章节 知识点 ■必修3 33.主要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荒漠化、水土流失、2.区域可持续发土地盐碱化、湿地破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展 能源和矿产合理开发); 1.荒漠化 ⑴成因: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多大风。

②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植被破坏。 ③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贫困。

⑵防治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2. 水土流失

⑴成因:①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于夏秋,多暴雨。

②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开矿修路→植被破坏。 ③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贫困。

⑵治理措施:①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②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③工程措施:修水库、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

3. 土地盐碱化

⑴成因:①自然原因:干旱缺水。

②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西北、华北)、过度抽取地下水(滨海地区)。

⑵治理措施:①改打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②回灌地下水。 4、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23

⑴湿地的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包括沼泽、滩涂、红树木、河流、湖泊、水库、水田、池塘等,分布广泛。

⑵湿地的作用:①生态功能:“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即: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②经济功能:提供水资源、提供动植物产品、航运、旅游观光等。

⑶洞庭湖湿地的破坏: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洞庭湖缩小。

⑷洞庭湖湿地的保护:①退田还湖。②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产养殖业。

③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④移民建镇。

5、流域综合治理——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⑴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河流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源自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

①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陆路交通不便,河运利于沟通上、下游。上游地区地形为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

②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冬春多雨,夏秋较少。

③水文: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流量季节变化大。 ④矿产资源:

煤、铁、铜、磷等矿产资源丰富。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综合开发的方向。

⑵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的开发

老棉花带,过度垦殖,滥伐森林→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开矿炼铜→环境污染。

⑶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①流域治理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梯级开发,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 ②工业:水电、火电、核电的电力基地→高耗能工业→优化调整工业结构。

③农业: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④环境保护: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质,植树造林,发展旅游业。

⑤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经验

①从全流域的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开发。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③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程度。

6、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以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例

⑴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①地形条件:地形分三大纵列带,平原占本土面积的1/2,耕地面积面积广大,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②气候条件: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好。 ③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达,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⑵美国的农业布局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东北部和五大湖周围乳畜带,中北部玉米带,大平原小麦带,南部棉花带,墨西哥湾沿岸亚热带作物带,西部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区——其中北部小麦和林牧业,南部水果和灌溉农业。)

⑶美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垦荒,破坏植被,土地退化。 ②大量消耗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⑷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①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处方”农业,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 ②制定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政策。 ③推广农业技术。④进行保护性耕作。 2、启示

根据所在区域的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本区有生产优势的农业。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循环系统。

24

7、能源和矿产合理开发——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鲁尔区的繁荣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储量大(煤海),开采条件好(露天开采),且煤质好。 ②离铁矿区较近。鲁尔区的发展初期铁矿主要来自法国的洛林高原,后来也大量从瑞典进口优质铁矿。

③充沛的水源。降水丰沛,河流众多。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水陆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联成一体,而且可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德国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便捷的交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⑥雄厚的科技力量。 (2)鲁尔区的衰落

①生产结构单一。五大工业部门均为传统工业,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分析:某一部门衰落,必然引起全区生产衰落)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危机)。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重已下降到30%以下。另一方面,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危机)。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激烈。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需用钢材料少的新兴工业的兴起,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衰落的根本原因。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因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到这里落户。

(3)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①改造传统工业,调整工业布局。压缩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重新调整工业布局,使新、老主业部门都有合理的区位,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莱茵河沿岸布局新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集中到西部),可就近从鹿特丹港进口铁矿。

②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多样化。改变单一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传统企业数量下降,但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新建或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铁路占德国铁路货运总量的40%,区内任何地点离高速公路不超过6千米,莱茵河航运最繁忙。

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这是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众多高校、中等技术学校、一大批科研机构。各大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既注意经济效益,又注意社会和环境效益。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和污染处理系统,大规模植树造林,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经济结构较协调,工业布局较合理,经济繁荣,环境改善),东北振兴等,注意联系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附:辽中南工业区的发展

区位条件:①丰富和煤、铁、石油资源;②便利的铁路交通;③面向中国市场。

衰落原因:①部分矿产资源枯竭,水源不足;②设备老化;③结构单一,以资源型、重型工业为主;④环境污染严重。

综合整治:借鉴鲁尔区经验。①产业转型,发展耗能少耗水少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③ 扩大开放,加大国企改革;③实行再就业培训,安置下岗职工,等等。 章节 ■必修3 3.3 S技术 知识点 34.3S技术的判断与应用、图层叠加技术的分析(地理各要素的关系分析)。 一、遥感技术(RS) 1、遥感的概念

遥感简称RS,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技术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5

RS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即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能远距离接收和记录目标物的电磁波。是人们视力的延伸。 2、遥感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根据不同地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和反射规律不同,形成不同的反射波谱特征,根据对不同地物的波谱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判读地物。 3、遥感的分类

按遥感平台的不同,可分为近地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4、遥感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与防治、天气预报等。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

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GPS能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海陆空)、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2、GPS的组成

空间部分――24颗卫星,含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定位需至少4颗卫星。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5个监控站、1 个主控站和3个注入站。 用户设备部分-GPS接收机。 3、GPS的应用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及授时。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主要应用领域有军事,测量,交通,救援,旅游等。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简称GIS,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GIS工作过程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信息输出表达 3、GIS与RS、GPS的关系

一般GIS处理的地理空间数据很多来自RS和GPS提供的数据,即后者为前者提供信息源。

4、GIS的应用

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可应用于城市管理。

(1)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和管理:利用GIS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电力、自来水、燃气等部门的工程设计、日常维护、应急抢修等。

城市环境管理:利用GIS进行城市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监测与评价,城市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分析等。 (2)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GIS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