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如果用一个颜色来表现你的同桌,你会选择哪种色彩?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每一个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性格或者情感,这是因为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染力的形式语言,而绘画恰是能体现色彩感染力的最有力的载体。我们一起走进《色彩的感染力》一课,了解不同风格流派对色彩感染力的诠释。 (二) 邂逅色彩展示两幅食物的对比图,说一说哪一幅更诱人?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俗话说我们在判断一道美味的食物时讲究“色、香、味”俱全,可见色彩的重要性,好的色彩搭配、和谐的视觉效果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和不同的心理感受。 2.展示《千里江山图》《干草垛》两件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哪一幅更具有色彩的感染力?教师总结:《千里江山图》色彩明快;《干草垛》色彩和谐。 (三)感受色彩1.展示《千里江山图》《出水芙蓉图》《玉兰黄鹂》三件中国画作品与《干草垛》《土地》《乌鸦群飞的麦田》三件油画作品。学生欣赏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选取喜欢的一组作品欣赏并思考问题:这三件作品分别用了哪些颜色?有什么样的色彩关系?色彩传达了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千里江山图》赭石、大青绿;对比强烈;匀净明丽,富于装饰性。——《出水芙蓉》粉色(曙红+钛白)、绿色(花青+藤黄)、赭色;强烈对比中更显和谐;柔丽、润泽——《玉兰黄鹂》石青、钛白、赭石;色彩对比强烈;典雅华贵。——《草垛》赭色、黄预设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每一个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性格或者情感,这是因为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染力的形式语言,而绘画恰是能体现色彩感染力的最有力载体。我们一起走进《色彩的感染力》一课,了解不同风格流派对色彩感染力的诠释。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中,通过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强化美感体验,帮学生理解绘画中的色彩美。 把人的味感与色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感觉联系起来,让学生主俗话说在我们判断一道美味动感受和区分色彩的表的食物时讲究“色、香、味”现性,通过直观法,再一俱全,可见色彩的重要性,次强化色彩的心理特性好的色彩搭配、和谐的视觉和情感作用。 效果可以带给人们与愉悦的 心情和不同的心理感受。 教师总结:《千里江山图》在本环节中,实现美色彩明快;《干草垛》色彩和感的迁移,强化美感体谐 验,帮学生更好的理解在绘画中色彩的美感体现。 通过作品的赏析更加直观的让学生感受色彩在作品中的运用,体会色彩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使学生对色彩的意义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感受,为学生后续的活动做铺垫。 学生交流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 2
色、绿色;色彩和谐;光彩夺目,色与光交相辉映。——《土地》红色、橘色、黄色;色彩饱满、响亮,视觉冲击力强。——《乌鸦群飞的麦田》黄色、蓝色、绿色、橘色;色彩对比鲜明明亮;给人一种炽烈热爱的感受。2.继续追问:这几幅哪一幅的色彩感染力最强?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乌鸦群飞的麦田》燃烧着画家激情的火焰,倾注着内心激荡的情感。——《千里江山图》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世界。——《土地》冲击力强,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四)总结领悟总结:中外的美术作品都通过色彩来传达情感,而相对于中国画的含蓄,在19世纪像梵高这样的印象主义的画家着力于光色关系与色彩变化规律的探索。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艺术思潮的出现,许多画家开始尝试以强烈、自由而主观的色彩来造型和表现,这种色彩被称为“表现性色彩”。 (五)比较鉴赏展示《静物》《无题》等作品,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作品从色彩的表现与感染力方面进行分析。——《静物》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追求一种简洁明快的色彩效果,暖色调为主,明确地表达出了一种温暖、柔和、安适的气氛与情调。——《无题》画中的色彩随着纵横交错、不同力度的笔触恣意挥洒,没有明晰的界限和秩序,是抽象表现主义的杰作 (六)小结作业小结:总结重点知识。作业:课后多关注生活中的色彩,了解创作的作品与生活的联系,并且尝试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分组讨论,小结 欣赏 体会 发现 回答 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巩固知识,运用色彩的美术语言来欣赏作品,体会色彩的魅力,更深层次的感受色彩的感染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更加系统的呈现知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同时根据美术教学探究性的特点,设计课后作业,有利于课堂知识的深化,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美术。 3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感悟。所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运用对比色产生动感之外,教学中应该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使所画的内容也有动感,使颜色与表现的内容一致,增加动感效果,这是这节课所缺少的。 七、板书设计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