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根据古诗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审美规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一、 展开想象,感知形象美
学生的思维往往以形象为支柱,而古诗具有“文约而意丰”的特点,要让学生有限的文字中理解丰厚的内容,必须依靠想象,开拓广阔的思维天地,唤起和重组学生记忆中的表象,进而“看见”或“听见”诗中所绘所述。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启发诱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次进行。如《寻隐者不遇》,教师在疏通字面时,要激发想象:是什么人问童子?“松下问童子”说明是什么地方问的?为什么要特别说“松下”?可能问了些什么?可能回答了什么?“云深”说明当时山下是什么情况?“不知处”除了说明当时雾重林密处,还说明了什么?(师父上山采药已很久)从“松下”、“云深”,可以“采药”,同学们想想,这座山整个是什么样子?通过想象,一座高大幽深、林木繁茂、云雾弥漫的山岭就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从面领略了大自然的美。
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插图、挂图、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领会诗情画意。如《登鹳鹊楼》中所描述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美景色;《咏柳》中描绘的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柳树;《小池》中写到的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教师只要把文字变成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从声、形、色、感各方面仔细揣摩,必然从中感受到诗句的形象美。
二、 推敲词句,品味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精炼、优美,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教师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认真推
1
敲,体会炼字遣词的技巧,把语言的品味和诗境联系起来。《望庐山瀑布》的“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用得精彩,历来脍炙人口。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给“挂”换上“流”、“悬”等含义相近的动词,让学生比较辨析,各抒己见。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挂”字的准确性。“挂”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景象,读者“挂”字,仿佛看到了景色分外壮观的瀑布。
古诗中还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来生动地表现诗意。如形容楼高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赞美春天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庐山瀑布壮观景色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慢慢品味,细细咀嚼,领悟其中语言美。
三、 入境动情,领会意境
“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痕有味”。对于初涉入世,缺乏生活经验和文字理解能力的小学生说,要于“体匿”“无痕”之中体会“性”、“味”,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使受教育者入境动情,教育者先得入境动情,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得细心体会和品味作品所表现的意境和反映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才能在教学中当好学习的领路人和教材情感和传递者,才能将蕴含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和自己从诗句中所激起的真情实感有效地迁移给学生,使作者、教师、学生三者情感沟通为一,达到“披文入情”的境地。
《示儿》一诗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临终遗嘱。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卅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不正体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情意吗?我被陆游对祖国统一充满希望和信心、对国家民族至死不渝的热爱和忠诚的精神所感动。由于自身受到了感染,教学时才得以用真挚的感情打动学生,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一种崇高、壮烈的美。
2
当然,仅有教师自身情动还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入境动情,还得引导他们潜心体味作者的情感,让他们置身在情境中,沉浸在景观里。学《小池》便要随诗人来到池边,静观“泉眼”“池水”,领会“惜、爱”之情,体味“蜻蜓”、“小荷”相依相偎的天趣。读《游子吟》就该跟作者一起从临行缝衣的场景中去体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母爱。在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中产生共鸣,沉浸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中。
四、 反复诵读,再现和谐美
教学古诗时,应安排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眼观全文,心感其情,身入其境,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用恰当的语调、节奏表现诗歌的和谐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行诗,诗人用绚丽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了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烟花三月”把读者带进了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人通过语言的调色板,设色敷彩,展开了一幅色彩缤纷的春景图。全诗还有一种音乐美,节奏鲜明,声韵铿锵。在教学时,可把朗读作为一条线。首先在学生能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按2—2—3停顿的方法划出停顿小节线,读出诗的节奏;然后在理解字词句和诗意的基础上欣赏性的朗读,并辅以古筝配乐,强化朗读效果。在反复朗读中,读出了诗的意境、诗的感情,孤帆、云影、长天、远水……一一映入学生眼前,使他们完全沉浸在诗境中,诗的和谐美通过他们的反复诵读形象地表现出来。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